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分析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cellular uterine leiomyomas,CUL)的临床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决策。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子宫肌瘤”进行手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CUL的患者共365例。按照1∶1配对,随机选取出同期诊断为普通型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s,UL)的患者365例。收集其年龄、生育情况、体重指数、子宫肌瘤大小、子宫肌瘤数量、妇科肿瘤标志物等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绝经(OR=2.805,P=0.034)、出现月经失调或者淋漓出血(OR=2.033,P < 0.001)、最大肌瘤直径≥50 mm(OR=1.766,P=0.007)是CUL发生的高危因素,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R=0.167,P < 0.001)是CUL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对绝经、出现月经失调或者淋漓出血、最大肌瘤直径≥50 mm的UL患者要警惕CUL发生的可能,建议术后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宫内节育环(intrauterinc devices,IUD)因其安全、有效、可逆、简便而成为目前应用较广的避孕方法之一,但由于节育器嵌顿、断裂、碎片残留等,可造成取环困难.我们应用宫腔镜定位及B超监视下取出难取节育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宫腔异物钳在门诊宫腔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110例在我院宫腔镜门诊检查的患者,其中黏膜下肌瘤24例,内膜息肉71例,困难取环15例,诊断完成后用宫腔异物钳进行宫腔内操作治疗。结果内膜息肉及节育环均一次完成手术。顺利取出,0型≤2cm黏膜下肌瘤取出率达90%,无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肌瘤大小对手术成功率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门诊宫腔镜配合宫腔异物钳,可以即查即治,值得推广。对于0型≤2cm黏膜下肌瘤者可推荐,但对于直径较大及Ⅰ、Ⅱ型肌瘤应建议宫腔镜电切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WISH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表达的调节.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WISH细胞分为不同浓度地塞米松(10-8、10-7、10-6、10-5、10-4 mol/L)作用48 h组,和单一浓度地塞米松作用不同时间组(终浓度10-6mol/L,培养24、48、72 h).两组均设空白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R-a mRNA的表达.结果 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作用48 h后,10-4mol/L组细胞GRα mRNA表达强于空白组,其余各组细胞GR-α mRNA表达均弱于与空白组(P<0.01).在地塞米松作用不同时间组,各亚组细胞GR-α mRNA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均明显减弱(P<0.01).结论 低浓度地塞米松可下调WISH细胞中GR-α mRNA表达;高浓度地塞米松可上调GRα mRNA的表达.GR-α mRNA表达不随地塞米松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临床上常规剂量和疗程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时,不会导致促分娩发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宫腔异物钳在门诊宫腔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110例在我院宫腔镜门诊检查的患者,其中黏膜下肌瘤24例,内膜息肉71例,困难取环15例,诊断完成后用官腔异物钳进行宫腔内操作治疗.结果 内膜息肉及节育环均一次完成手术,顺利取出,O型≤2cm黏膜下肌瘤取出率达90%,无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肌瘤大小对手术成功率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门诊宫腔镜配合宫腔异物钳,可以即查即治,值得推广.对于0型≤2cm黏膜下肌瘤者可推荐,但对于直径较大及Ⅰ、Ⅱ型肌瘤应建议宫腔镜电切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F-kB)诱捕脱氧寡核苷酸(ODNs)对子宫内膜息肉(EP)间质细胞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培养下环氧化酶2(COX-2)合成及雌激素(E2)分泌的影响.方法 15例EP患者行问质细胞的分离培养,分为3组:刺激(A)组,用10 μg/L的IL-1β刺激培养;转染后刺激(B)组,NF-kB诱捕ODNs转染EP间质细胞后,用10 μg/L IL-1β刺激培养;空白对照(C)组.培养12、24、36和48 h,RT-PCR检测细胞中COX-2水平,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E2水平.结果 A组自12 h开始COX-2合成显著高于C组,自24 h开始E2的分泌量显著高于C组(P<0.01).B组COX-2合成及E2分泌较A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NF-kB诱捕ODNs能显著抑制IL-1β诱导的EP间质细胞合成COX-2及分泌E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Ⅰ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7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Ⅰ型剖宫产术后CSP患者,21例选择子宫颈体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试验组),对比同期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联合清宫术(对照组)83病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总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治疗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术后月经复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双侧子宫动脉介入后行清宫术治疗Ⅰ型剖宫产CSP的临床疗效确切。与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联合清宫术相比,清宫术前注射垂体后叶素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基因和细胞色素芳香化酶P450(P450 arom)基因在育龄妇女子宫内膜息肉(EP)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育龄妇女EP及息肉周围内膜中COX-2 mRNA和P450arom mRNA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X-2mRNA和P450arom mRNA在EP及息肉周围内膜中均有较强表达。EP中COX-2和P450 arom的表达与息肉周围内膜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在EP中,P450 arom和COX-2 mRNA表达与月经周期无关(P均>0.05)。在息肉周围内膜中,P450 arom mRNA和COX-2 mR-NA在分泌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增生期(P均<0.01)。P450 arom在EP及息肉周围内膜中的表达与COX-2呈正相关。结论COX-2和P450 arom与育龄妇女EP的发病相关,二者协同作用促进EP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