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15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总结,其护理经验主要有:①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如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包扎、止血、固定、止痛、术前准备等;②血糖监测;③注意术后及饮食处理;④加强功能锻炼及运动指导;⑤做好用药指导;⑥做好心理护理:经过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本组病人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外科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以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住院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儿76例,按住院时间先后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住普通病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住单间温馨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出院后对其住院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住院满意度的各项指标与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门诊患儿输液部位肿胀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门诊1~3岁的输液患儿随机分成2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渗漏肿胀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输液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发生渗漏肿胀为34例,观察组为18例,观察组发生渗漏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对输液治疗满意度为76.50%,观察组为8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门诊患儿输液部位渗漏肿胀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16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及家属知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对照组行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观察组行LC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在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t=5.927,P0.01)。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可首先考虑LC+LCBDE;对手术失败者,肝胆管结石较多且大部分位于Ⅱ级胆管以上者,术前评估手术难度大、取石时间长者,胆总管直径1.0 cm者应直接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辅助小切口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颈椎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体位训练、术后的观察护理、出院的康复指导,以供护理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效果,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患儿安全。方法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建立家庭式病房(包括合理的病房结构、营造病房安全感和温馨气氛、为家长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关注孩子及家长的需求,患儿的教学及生活计划,选择资历达标的护士,明确护士的具体职责,培训和考核护士的护理理论和实践知识。以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研制的“以家庭为中心护理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随机抽样,对193名患者家属、管理者31名及医护人员117名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结果家长的总体满意度为93.58%,患儿安全指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在护理过程中,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主要强调的是重视家庭和谐与健康,同时突出家长在维护患儿健康所占的重要位置,妥善地指导家长该如何去照顾患儿,尽量让家长与患儿在一起,并为孩子及家长提供适当及需要的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0例单纯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5例。观察组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健康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不但规范了护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且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获知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一种在临床上实用性强的静脉输液穿刺车。方法自行设计了一种集治疗、穿刺、成人及小儿输液、污物放置于一车,并可随意移动的静脉输液穿刺车。结果临床使用后效果满意。不但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且减轻了护士工作时间及体力,预防慢性腰肌劳损;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损伤及对环境的污染。结论只有设计一种在临床上实用性强的静脉输液穿刺车,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6例我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均给予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治疗及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4%(χ2=5.1429,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地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与WOMAC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0%(χ2=18.3273,P<0.05)。结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的效果及评价。方法 150例股骨颈骨折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由医生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家属要求及工作经验决定何时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我院自制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风险评估表评估风险,后制定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2.8±18.5)min vs.(110.5±20.4)min]、术后卧床时间[(34.3±12.8)d vs.(48.9±11.6)d]及术中失血量[(189.5±45.8)m L vs.(210.4±49.3)m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失常(4.0%vs.14.7%)、电解质紊乱(2.7%vs.12.0%)、骨折不愈合(5.3%vs.17.3%)、感染(2.7%vs.13.3%)及dvt(2.7%vs.12.0%)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风险评估的应用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卧床时间,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