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及早发现因屈光问题造成的弱视,提高儿童综合健康素质,逐步在全市学龄前儿童中推广视力筛查。方法用美国伟伦视力筛查仪对1124名散居儿童进行筛查,正常范围:6月-1岁(-1.0-+3.5)、-2岁-3岁(-1.0-+3.0)、3-5岁(-1.0-+2.5)以两次测试不在正常范围为异常,只要单眼有异常就记录一人次。结果异常发生率为8.54%,男女童比较无明显差异。各年龄组之间比较6月-1岁组屈光异常发生率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异常率逐渐下降,1-3岁最低,3岁-5岁以后开始回升。各年龄组每天每次看电视时间大于30min比较,总体随年龄增长异常发生率增加,但1岁以内组无差异(P〈0.05)。喂养情况分析,屈光度异常儿童4-6个月时母乳喂养率低,人工喂养率高,与正常儿童比较P〈0.001有明显差异。结论在儿童视功能发育关键期应指导正确的用眼卫生及合理的营养搭配,视力筛查应列入0-6岁儿童保健常规性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反复发作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13例反复发作性哮喘患儿资料,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前者(52例)单纯行匹多莫德医治,后者(61例)联合孟鲁司特医治,对比2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医治后治疗组FVC(4.05±0.63)L、FEV1(3.05±0.36)m L、PEF(3.69±0.22)L/min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11.54%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6.58%略低(P0.05)。结论反复发作性哮喘患儿行匹多莫与孟鲁司特联合医治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盆底肌力改善程度及尿失禁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0级(1)例、Ⅰ(6)例、Ⅱ(4)例、Ⅲ(3)例、Ⅳ(9)例、Ⅴ(20)例改善程度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治愈尿失禁总有效率97.67%优于对照组88.37%(P0.05)。结论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法不但能够帮助改善尿失禁症状,还能促进产后恢复,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黄龙颗粒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片,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黄龙颗粒,6~7岁:5 g/次,8~14岁:10 g/次,2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SNAP-Ⅳ量表评分、Conner简明症状量表评分表(ASQ)评分、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评分、数字划消试验(NCT)失误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5%、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多动不宁、神思涣散、多言多语、性急易怒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NAP-Ⅳ量表评分、ASQ评分、PHCSS评分、NCT失误率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相关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泌乳素(PRL)、S100β蛋白(S100β)、25-羟维生素D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黄龙颗粒联合盐酸哌甲酯片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调节血清PRL、S100β、25-羟维生素D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实践,探讨提高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严密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实践,随访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全组患者中存活67例,存活率为93.1%;死亡5例,死亡率为6.9%。死亡原因多为严重并发症,存活患者最后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脑出血后遗症,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阿扎胞苷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柱(150 mm×4.6 mm,3μm)对降解杂质和工艺杂质进行定量分析。以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6.5)-60%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4 nm。结果:主峰与各杂质峰间能达到基线分离。阿扎胞苷浓度在0.271~16.24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最低检测限为150 ng·mL-1。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性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阿扎胞苷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和一般性访谈,观察组病人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纠正错误观念等干预措施。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护理干预后病人服药依从性得到巩固,复发率下降,这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病情复发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5周岁年轻子宫肌瘤患者60例,设为为年轻组,选择同期〉25周岁子宫肌瘤患者6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资料。结果年轻组患者40例均已婚,其中获得妊娠31例,不孕2例;对照组15例均有生育要求,妊娠10例,剥透宫腔5例患者中获得妊娠3例。定期对妇科进行检查或B超检查,可及早发现病症,及时治疗,以防其对受孕和生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镜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膝关节镜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与B组(50例),A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组间对比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B组上述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A组与B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86.00%、96.00%,组间对比结果显示B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接受膝关节镜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并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临床中是一种值得推广与借鉴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骨密度水平与气质、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提出指导性意见。方法骨密度测定采用北京澳诺产BMD-1000C型超声骨质分析仪,在儿童左下肢胫骨中点,围绕骨干做骨密度超声。Z值-1~1为骨密度正常值,Z值<-1为骨密度异常值;气质测定采用《中国儿童气质测查量表》(CCTPSs)软件及问卷。结果 >3岁组的儿童骨密度异常率高于<3岁组儿童;生长过快及生长迟缓儿童的骨密度异常率明显增加;骨密度异常组D型、I-D型、S型高于正常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喂养的儿童骨密度异常率高。结论儿童生长发育、母亲喂养能力与骨密度水平有明显的关系,骨密度异常儿童的临床表现容易造成气质掩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