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白洁  杨得坡 《中草药》2004,35(1):106-108
金丝桃素在光诱导下产生活性氧,利用其光动力学治疗(PDT)在肿瘤细胞中显示出细胞毒作用,能以浓度和光依赖的方式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与坏死;通过细胞凋亡、抗凋亡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死亡程序。临床上利用PDT的金丝桃素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3.
花椒毒素的合成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花椒毒素.方法连苯三酚为原料,经甲酯化、傅-克反应、氯甲基化得到2-氯-2′-羟基-3′,4′-二甲氧基-5′-氯甲基苯乙酮.再经环合、硼氢化钠还原得6,7-二甲氧基5-羟甲基苯并呋喃,然后用选择性氧化剂PCC将其结构上的伯醇羟基氧化为醛,三氯化铝脱甲基得6-羟基-7-甲氧基-5-甲酰基苯并呋喃.最后经过Knoevenagel反应,脱羧,得到花椒毒素,并用1H-NMR、MS以及IR验证产物结构.结果结构确证为花椒毒素,总收率约9.0%,纯度99%以上.结论该工艺路线合成花椒毒素是有效的、可行的,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藿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及其化学生态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藿香是一味常用中药,为唇形科植物霍香Agastacherugosa(Fisch.etMey.)O.Küntze的地上部分,广布全国各地。藿香味辛、性微温,有芳香化湿和中、祛暑解表之功效[1],被历代医家视为暑湿时令之要药。藿香植物由于具有怡人的清爽甘甜香气,作为天然香料植物亦受到国内外香精香料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国外对藿香属植物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较多。Charles等[2]分析报道了美国农业部NorthCentral RegionalPlantIntroductionStation内栽培种植的4种藿香植物,以及这4种藿香作为母本与A.foenicu-lum杂交F1代植物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其中胡椒酚甲醚为主成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山大学药学院在药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为综合性大学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广西、云南产肉桂油化学成分及分子蒸馏技术纯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广西、云南产肉桂油化学成分,建立一种先进的肉桂油纯化技术.方法对广西、云南肉桂油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纯化肉桂油.结果确定了广西、云南肉桂油28种与21种化学成分,广西肉桂油优势成分反式肉桂醛相对百分含量比云南肉桂油高11.58%;云南肉桂油经分子蒸馏精制后,反式肉桂醛相对百分含量可提高到92.14%,达到或超过了广西肉桂油.结论分子蒸馏技术可使肉桂油中反式肉桂醛成分得到有效富集.  相似文献   
7.
补骨脂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来友  关溯  黄民  杨得坡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4):1868-1870
 目的 研究补骨脂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为设计合理的给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MTT实验筛选出 补骨脂素在Caco-2细胞中的安全浓度,然后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补骨脂素的双向转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 浓度,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考察时间、药物浓度对补骨脂素吸收的影响。结果 补骨脂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转运中对 应时间点表观渗透系数值(Papp)A→B约等于B→A,随时间增加Papp逐渐下降,而在所测浓度范围内Papp值基本保持恒定。 结论 补骨脂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机制主要是被动转运。  相似文献   
8.
药学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药学专业生产实习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科目,对学生了解药厂的生产过程、应用技术以及医院用药实际,培养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共轭亚油酸构效关系及其分子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轭亚油酸是一系列异构体的总称,其中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异构体主要是c9,t11-共轭亚油酸和t10,c12-共轭亚油酸。本文简要阐述了共轭亚油酸活性异构体的分布和来源,并重点综述了c9,t11-共轭亚油酸和t10,c12-共轭亚油酸这两种异构体对动物体内脂肪、脂类代谢和癌症的影响差异,从构效关系上分析了它们的药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两个乌龙茶的代表茶树品种白叶单枞和黄观音芽叶中的茶多酚进行定性、定量比较分析。方法茶样经体积分数50%乙腈室温超声提取后进行HPLC-DAD/MS/MS分析;采用ODS柱,流动相为乙腈和1%甲酸水溶液,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扫描波长范围为200~700 nm;ESI离子化,正负离子同时检测,m/z扫描范围为150~1 500 amu,MS2碰撞能量为35 eV。结果通过与8种儿茶素对照品的比较分析,在这两个茶树品种的芽叶中鉴定出了9种儿茶素类化合物,2种嘌呤生物碱以及2种非儿茶素类茶多酚,并测定了各儿茶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回收率在97.11%~99.73%之间。结论两个茶树品种芽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组成种类基本相近,白叶单枞中酯型儿茶素的含量比黄观音高,而非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却比较低;(-)-epigallocatechin-3-(3″-O-methyl)gallate和(-)-epigallocatechin-3,5-digallate在我国茶树现有栽培品种中的发现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