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在局部晚期肺腺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03—2018-08间在安阳市肿瘤医院就诊的局部晚期肺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术前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吸气肌训练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共选取9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干预(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技巧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深吸气训练,每天训练4次,每次训练20min,共训练10d。于入院时、术前1d、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及术后第7天时进行疗效评定,评定内容包括呼吸肌力量检测、6min步行试验(6MWT)和Borg疲劳量表评分,并于入院时、术后第7天时检测2组患者肺功能情况,同时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诺丁汉健康量表(NHP)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记录2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入院时2组患者上述各项疗效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时2组患者呼吸功能及运动能力均急剧下降,Borg评分明显增加,随后逐渐好转,但与入院时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6MWT、Borg评分、术后HADS焦虑评分、NHP总分、疼痛评分、睡眠评分及身体活动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围手术期吸气肌训练可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肺功能,减轻术后焦虑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6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接受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1.67%)高于对照组(77.08%)(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客观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4.
食管鳞癌中磷酸化STAT3与Ki67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phospho-tyr705-STAT3)和Ki67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STAT3与Ki67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p-STAT3的阳性表达率66.67%(24/3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7.78%(10/36),Ki67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58.34%(21/36)高于癌旁组织19.44%(7/36)。p-STAT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病理分级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并且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STAT3的异常活化可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Ki67较好的反映了癌细胞的增殖状态,二者结合检测对恶性食管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肺部感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进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174例老年患者(年龄≥70岁)的临床资料,对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越长、手术季节等是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季节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时间、手术季节等,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季节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性采取积极的措施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建华  黄壮士  付东宏 《重庆医学》2012,41(23):2422-2423
目的评估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已确诊的22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134例采用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至左颈部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术;对照组92例采用全胃行颈部吻合术。观察两组患者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瘘、切缘癌残留等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早期心肺并发症、胸胃综合征、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结论行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手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符合解剖及生理要求,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不使用胸腔镜辅助,单纯经开胸小切口微创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保留胸肌、不切断肋骨的微创开胸小切口技术,使用普通加长手术器械操作加单手入胸辅助的方法根治性治疗食管、贲门癌126例(研究组)。其中贲门癌29例,胸中、上段食管癌76例,胸下段食管癌21例。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的食管、贲门癌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67.4±29.4)min,切口长度平均(14.1±1.3)cm,开胸失血量小于30ml,手术中撑开肋骨(9.0±1.0)cm,全部未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均获得满意的暴露效果。术后并发声音嘶哑2例,颈部吻合口瘘4例,胸部切口脂肪液化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1~2d可下床活动,疼痛轻微,术侧上肢无明显运动受限,自然下垂可遮蔽全部或部分瘢痕,外形美观。结论不使用胸腔镜辅助,单纯经胸小切口单手辅助器械操作微创治疗食管癌是可行的,和电视胸腔镜一样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不影响美观等优点;同时较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费用低廉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普胸手术后脑血管意外的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普胸手术后并发脑血管意外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56~79岁。结果普胸手术后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为0.20%(28/14 645),均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中麻醉苏醒期发现者7例,术后1~20d发现者21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32.15%,其中6例死于脑疝,3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普胸手术后脑血管并发症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主。发生率较低,病死率较高,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谷氨酰胺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对食管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行食管癌手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术后当日均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其中实验组术后在常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于第1~5天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及金双歧片,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肠内营养。于术前,术后第2天、第7天分别检测患者的体液免疫指标(Ig A、Ig G、Ig M)。结果实验组Ig M、Ig G水平在术后第7天分别为(14.89±1.77)g/L、(2.30±0.63)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41±2.11)g/L、(2.18±0.7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胺酰谷氨酰胺及肠道微生态制剂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导致脓胸的发生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河南省安阳肿瘤医院胸外科施行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共计3342例食管癌患者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其中左颈左胸二切口2248例(左颈左胸术组),右胸三切口1094例(右胸术组).术后共计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37例(7.1%,237/3342),左颈左胸术组152例(6.8%),右胸术组85例(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87).19例患者引致脓胸(8.0%,19/237),左颈左胸术组3例(2.0%),右胸术组16例(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脓胸发生在3d以内者14例(73.7%,14/19).19例脓胸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包括行胸腔闭式引流,经鼻腔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或通过空肠造瘘管予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辅以肠外营养支持及抗炎对症治疗.最终治愈16例,死亡3例.结论 右侧开胸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易导致脓胸.充分引流及良好的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