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究热休克蛋白47(HSP47)siRNA对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HTCF)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TCF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和转染组;转染组根据HSP47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干扰siRNA序列,构建载体并导入HTCF细胞中;空载体组导入空白载体。采用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法及划痕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蛋白质印迹实验检测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蛋白和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相比空载体组,转染组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克隆形成率、细胞愈合率、侵袭细胞数目、Ki67、N-cadherin、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细胞凋亡率、Bcl-2和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无差异(P>0.05)。结论:HSP47 siRNA可以通过抑制TGF-β1蛋白的表达降低HTCF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但对HTCF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良式球周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改良式球周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418例596眼各类型青光眼采用改良式球周麻醉,行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408例患者(574眼)麻醉满意,患者能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333眼,视力不变220眼,视力下降43眼。术后眼压在9~15mmHg(1kPa=7.5mmHg)者489眼,16~21mmHg者88眼,21~25mmHg者19眼。结论改良式球周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麻醉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白内障手术中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有费用低廉 ,术后视力好 ,容易推广等优点 ,使很多盲人复明。作者于 2 0 0 1年 3月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 ,到山区为 116眼 (14 0眼 )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 (14 0眼 )中男 46例 (5 4眼 ) ,女 70例(86眼 )。年龄 11~ 86岁 ,平均 61 5岁。老年性白内障 10 6例(12 4眼 ) ,并发性白内障 5例 (8眼 ) ,先天性白内障 3例 (6眼 ) ,外伤性白内障 2例 (2眼 )。其中双眼…  相似文献   
4.
247例眼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球解剖位置暴露,结构极为精细脆弱,因而眼外伤很常见,且往往造成视力障碍,是单眼失明的最主要原因。我院自1999年12月至2000年11月共收治眼外伤247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目前仍是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直到最近,治疗青光眼的所有手段仍有赖于降低眼内压。近年来发现,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27在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中过度表达,而其自身抗体具有促RGC凋亡的作用。临床上,青光眼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一般而言,药物比手术更易被患者接受,但手术比药物能更多地、更有效地降低眼内压。目前青光眼的常规术式仍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但部分患者手术不能完全控制眼压,即使眼压控制后部分患者视野仍可能继续恶化致视功能丧失,因此,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仍然存在诸多困难。本项目即在上述背景下.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光眼的基础与临床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并发症.方法:利用改良静脉留置针作为支撑物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42例,术后常规处理,3月拔除静脉留置针,随访观察6~24个月.结果:术后仅有少数患者有轻微的下眼睑外翻,无其它并发症.4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中治愈39例(92.86%),好转2例(4.76%),无效1例(2.38%),总有效率达97.62%.结论:改良静脉留置针治疗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效果好,安全可靠,改良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治疗泪小管断裂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7.
混合性转移性眼内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4岁。3个多月前因面部长红斑在当地诊断为“红斑狼疮”,静脉给药头孢噻肟钠8~10g/d、头孢曲松钠6~10g/d、克林霉素1.2~2.4g/d、培氟沙星0.2g/d、氧氟沙星0.2g/d、地塞米松10mg/d、环磷酰胺200mg/d等治疗,长达3个月。10多天前,右眼前出现飞蚊、红痛伴视力下降,当地另一医院诊断为“右眼虹膜睫状体炎”,又给予静脉滴注先锋霉素、  相似文献   
8.
盘如刚  胡玉章  胡轶 《华西医学》2005,20(3):423-42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点和并发症。方法:对32例患者34只眼具有玻璃体积血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结果:(1)炎症反应程度:所有施行手术眼中,只有11只眼(32.35%)发生短期的房水闪辉;(2)视力改善情况:29只眼(85.29%)手术后视力较手术前提高超过2行,5只眼(14.7l%)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没有改善;(3)眼压变化:术后2周内的眼压较手术前高,有9只眼(26.47%)发生一过性的高眼压,术后第3月的眼压与术前比较,其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4)全身情况:术前和术后全身血糖和血压的比较,其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球内注射在控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上没有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配戴角膜接触镜致角膜溃疡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8例配戴角膜接触镜致角膜溃疡的眼部表现、致病菌、病因分析。结果:8例角膜接触镜所致角膜溃疡,治疗后视力明显下降5例,失明3例。结论:配戴角膜接触镜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正确的操作方法、镜片质量、个人和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10.
Nd:YAG泪道激光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 ,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流泪、眼部分泌物增多。我院于1 999年 3月以来 ,采用Nd :YAG泪道激光治疗 2 0例 2 3眼新生儿泪囊炎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 0例 2 3眼新生儿泪囊炎 ,女 1 1例 ,男 9例。双眼 3例 ,单眼 1 7例 ,其中右眼 1 2眼 ,左眼 1 1眼。年龄 5月~ 3岁 ,平均年龄 1 5月。均为按摩法治疗失败者 ,有4例反复泪道冲洗未通 ,1例为探通术治疗失败。Nd :YAG激光机为四川航天制导公司研制 ,光纤直径为 30 0 μm ,波长为 1 0 6 μm ,脉冲频率为 30~ 40Hz,单脉冲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