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外使用的粗粒抛废跳汰机和铜坑92#矿体粗粒跳汰抛废试验研究结果。该研究对我国类似资源贫化型矿山低品位矿石的预选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浮选柱在国外提高钢精矿品位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浮选柱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特别对国外几个大型选矿厂应用浮选柱提高铜精矿品位的生产实践进行了重点推介。作者认为目前铜钼混合精矿再磨再选段采用浮选柱+常规浮选机结合的原则流程已趋成熟;工业生产中浮选柱设备的大型化、多样化表明了推广应用的可靠性。该技术对国内类似选厂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浮选柱提高铜精矿品位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介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浮选柱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重点推介国外几个大型选矿厂应用浮选柱提高铜精矿品位的生产实践。笔者认为目前铜钼混合精矿粗精矿再磨再选段采用浮选柱 常规浮选机结合的原则流程已超成熟;工业生产中浮选柱设备的大型化、多样化表明了推广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后续尾矿的堆存问题,需要对尾矿进行脱水干堆。采用浓密机+陶瓷过滤机进行尾矿脱水,并通过实验及生产实践优化了工艺参数,提高了产能,降低了滤饼水分和脱水成本,为选厂创造了效益。  相似文献   
5.
冷库保温通常采用外墙内保温模式,与之相比,采用外墙外保温模式(无空腔复合保温)能有效增加其库容率,并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缩短施工工期,这种形式在国内外运用较少。与普通建筑的外保温模式相比,因内、外温差大增加了隔汽层以防止结露,采用热流量较小的外围护结构层,并适当增加厚度以节能。同时由于冷库为全封闭剪力墙结构,保温外围护结构的施工在材料的运输及在外脚手架高空作业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有色金属选矿设备大型化的使用情况,并以大型高效选矿设备的生产实例,分析了选矿大型化设备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陶瓷过滤机在精矿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瓷过滤机是目前国内外的过滤技术中最先进的过滤。该设备在国内外的广泛试验和生产实践应用表明:工艺成熟、设备运行可靠、过滤效果好、自动化水平高、操作维护简单方便。采用陶瓷过滤机代替真空过滤机等设备不但可以降低精矿水分,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精矿的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对鸡冠嘴金矿二期选厂施工中出现的设计质量问题进行了归纳,对进一步提高设计质量作了较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罗严  黄光洪 《四川建筑》2006,26(2):148-148,150
成都芙蓉花园二期工程位于成都市西安中路商业街交汇处,由一个共用地下室,三幢塔楼(4^#、5^#、6^#)组成,总建筑面积30950m^2,其中地下室面积约4600m^2。系全现浇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10层,三幢塔楼呈“凹”状布置。  相似文献   
10.
北衙铁金矿是云南省最大的黄金矿山,属中国十大金矿之一。矿山自2007年4月规模化露天开采以来,已经形成坑口面积约2.04 km2,最低开采标高1 540m,最大采深384 m的深凹露天采坑。矿坑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岩溶含水层,现露天采坑外边界500 m范围内有流量极大的岩溶大泉及地表河流,露天采坑位于地下水径流途径上,但露天采坑涌水量不大,岩溶大泉及地表河流的补给作用不明显。矿山开采实际掘露的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与前期多轮地质勘查工作结论差异较大。未来深部露天最低开采标高将延伸至1 385 m,最大采深达539 m并逐渐露转坑开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正确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根据矿山实际生产揭示的水文地质现象,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再认识,希望能对矿山水文地质专项补充勘查和今后深部露天及露转坑生产的防排水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