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溶剂萃取法从氧化锌矿浸出渣中回收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品位氧化锌矿酸浸后,浸出渣中夹带3%以上的锌,采用水洗-P204萃取可回收酸浸渣中的水溶性锌,得到的反萃液经过净化后可电积沉锌。该工艺可与湿法炼锌工艺相结合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多金属硫化矿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研究,采用先选出混合精矿,再用冶金方法分离提取有价金属的选冶联合工艺,Zn的回收率可达99%以上,Cu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98%以上的Pb得到回收,98%以上的Ag可以提取回收,元素硫产出率约70%。  相似文献   
3.
低品位氧化锌矿酸浸后,浸出渣中夹带3%以上的锌,采用水洗-P204萃取可回收酸浸渣中的水溶性锌,得到的反萃液经过净化后可电积沉锌。该工艺可与湿法炼锌工艺相结合处理低品位氧化锌矿。  相似文献   
4.
高铁闪锌矿加压浸出过程中Fe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高铁闪锌矿加压浸出过程Fe的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始酸浓度、矿样粒度、溶液中Fe ~(2+)浓度对Fe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浸出初期Fe的漫出速率受化学反应控制,遵循“未反应核减缩型”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浸出后期受固膜扩散控制,浸出中期由二者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5.
进行了高铁闪锌矿加压浸出过程Fe的动力学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始酸浓度、矿样粒度、溶液中Fe^2+浓度对Fe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浸出初期Fe的浸出速率受化学反应控制遵循“未反应核减缩型”表面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规律,浸出后期受固膜扩散控制,浸出中期由二者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6.
朱一鸣  俞小花  谢刚  沈庆峰 《电池》2023,(6):673-677
离子液体根据阳离子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咪唑类、吡咯类、季铵盐类和聚合物类等。离子液体具有很好的理化性质,在电池电解质中应用广泛。结合离子液体应用于金属空气电池电解质、超级电容器电解质、燃料电池电解质的研究实例和离子液体的理化性质,剖析将离子液体应用到各电池电解质中的优缺点,以改善和解决上述电池传统电解质存在的析氢腐蚀、副反应产物、室温下不稳定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于离子液体的发展和改善,提出引入官能团和添加金属盐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湿法炼锌流程中钴渣浸出液中含有高浓度的Fe2+和Mn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2+和Ni2+时,Fe2+-EDTA会严重干扰Co2+和Ni2+的测定;在用光度滴定法测定Zn2+和Co2+合量时,Ni2+对二甲酚橙指示剂具有封闭作用,Mn2+亦与EDTA螯合,导致滴定结果偏高。为消除Fe2+和Mn2+对Zn2+、Co2+和Ni2+测定的干扰,实验进行氧化分离Fe2+和Mn2+预处理,在NaAc/Hac缓冲体系下,以EDTA作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2+、Ni2+。在波长466nm处,Co2+的线性范围为50~500m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2;在384nm处,Ni2+的线性范围为50~500mg/L时与吸光度呈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8。根据分光光度法测出Ni2+物质的量,加入1.1倍的丁二酮肟以除去Ni2+,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鳌合-光度滴定法测定Zn2+、Co2+合量,扣减Co2+含量得出Zn2+含量。选取4个锌湿法炼锌流程中钴渣浸出液实际样品,按照实验方法中的分光光度法测定Co2+和Ni2+,光度滴定法测定Zn2+、Co2+合量,Zn2+、Co2+和Ni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不大于0.70%,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59%~100.41%、99.69%~100.64%、99.92%~100.08%。  相似文献   
8.
低品位氧化锌粉矿制粒及碱性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于2 mm的氧化锌矿(含锌5.17%)与5%的水泥混合,制粒并固化,所得颗粒直径5~8 mm。固化3天、10天、45天的颗粒用碱性溶液浸出,最大浸出率分别为92.2%、87.3%、72.9%。减少固化时间能够缩短反应时间、增加颗粒中锌的溶解以及减少浸出剂中初始锌浓度的影响。实验表明颗粒最少需固化3天。动力学研究表明浸出过程受浸出剂通过脉石层的扩散控制,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3.51×10-2d-1、8.09×10-3d-1和4.74×10-3d-1。  相似文献   
9.
采用PMMA(聚甲基丙烯酸乙酯)根据Stober-Frink法制备出PMMA微球,并将其作为模板剂,以柠檬酸为络合剂,乙醇和蒸馏水为溶剂,通过混合搅拌、沉淀和去除模板剂等过程来制备得到LaMnO3。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2吸附-脱附等手段表征分析了催化剂样品LaMnO3,并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以PMMA微球为模板可制备出球形空洞的多孔LaMnO3,其具有良好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和氧析出反应(OER)活性,23.005 m2/g的比表面积远大于由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O3,当作为铝空气电池阴极催化剂材料时,相比于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O3其恒流放电稳定、放电电压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TISAB)体系中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标准加入法测定复杂硫酸锌体系中氟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溶液中氟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5~38.0 mg/L范围内, 氟离子质量浓度的负对数与相应电极电位(E)存在良好线性关系, 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根据加标前后电位的变化, 可直接测定并计算出硫酸锌溶液中的氟含量。相对于2 mg/L F-, 2.0×104倍Zn2+, 1.0×103倍Fe2+, 1.2×103倍Al3+, 1.0×103倍Mg2+, 1.1×103倍Ca2+不干扰测定。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复杂硫酸锌体系中氟的测定, 检出限为0.023 mg/L, 相对标准偏差(RSD)≤2.0%, 氟的加标回收率在99%~102%之间, 测定值与离子色谱法的测定值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