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在X65Q钢级管线管的焊接过程中,焊缝出现显微裂纹和缩孔缺陷,为此,对管体的化学成分和显微组织进行了检测,并对焊缝的凝固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焊接线能量强度偏高和焊后冷却强度偏低是产生上述焊接缺陷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气瓶用无缝管标准中30Cr Mo钢种,实验室进行了水淬和油淬两种不同热处理工艺研究,对比分析两种热处理工艺分别对钢中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试验钢采用水淬工艺热处理后,材料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当采用油淬工艺,淬火组织为贝氏体+少量马氏体组织,高温回火后材料的力学性能不能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X60钢级管线管的成分设计及生产工艺过程,重点研究了热处理工艺,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采用调质工艺(淬火+回火)处理,管线管的力学性能完全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轧方式生产的15Mn无缝钢管,管体存在明显的带状组织。对管体进行化学成分和金相检验,通过对连铸坯凝固过程和轧制过程的分析,得出连铸坯中的枝晶偏析是管体产生带状组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20Mn2无缝钢管在推方过程中,角部出现细微裂纹,对管体进行了化学成分及热酸低倍检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微观分析。分析表明,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裂纹的主要原因,并对夹杂物做定性分析,找出其来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N80Q钢级套管过程中,出现外折缺陷,对管体的化学成分及气体含量进行了检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微观分析表明,夹杂物是引起外折的主要原因;并对夹杂物做定性分析,找出其来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开发BT110T高抗挤毁石油套管过程中,在实验室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规律,据此提出的推荐热处理工艺制度,在工业试制中应用,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K55钢级石油套管在车丝的过程中,出现断扣问题.我们在对管体进行了气体含量及热酸低倍检验的同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微观分析,得出非金属夹杂物是引起断扣问题的主要原因,并对夹杂物做定性分析,以便找出其来源,同时也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了解油田实际使用工况的基础上,通过科研攻关,成功开发了一种含稀土高抗挤毁石油套管BT110T,并在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了拉伸性能、冲击韧性、残余应力、金相分析、上卸扣试验、拉伸至失效试验、静水压试验、外压至失效试验等实物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工艺措施合理可行,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值和API系列标准要求,两个试样的抗挤毁强度分别超过API BUL 5C2规定值的40%和46%,并在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成功完成下井试验。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0Mn钢的CCT曲线和淬透性。研究表明,当冷却速度大于60℃/s时,能得到50%以上的马氏体组织,淬透性能满足Φ245mm×13.84mm以下油井管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的回火温度、回火保温时间、淬火温度和淬火保温时间对30Mn钢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制订了实验室条件下的调质热处理工艺,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此调质工艺处理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了API5CT标准要求。作为水淬钢种,30Mn钢可用来生产N80Q钢级的油井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