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合并使用烟酰胺(NA)对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新诊IDDM患儿进行加用NA治疗的对照研究。将新诊IDDM患儿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个组即Ⅰ组(加用烟酰胺组)和Ⅱ组(单纯胰岛素组),分别予NA及安慰剂50mg·kg-1·d-1,早晚餐前各服1次。结果(1)Ⅰ组在用药后6、9、12个月时餐后2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2)Ⅰ组空腹C肽和刺激性C肽在用药后6、9、12个月时均高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Ⅰ组C肽水平在治疗后半年内显著高于治疗前,疗程6~12个月时回落至治疗前水平,Ⅱ组在治疗3个月后,C肽水平逐渐下降。(3)在随访的各时点Ⅰ组胰岛素用量均低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4)Ⅰ组缓解期和缓解率均长于和高于Ⅱ组。结论合并使用NA可使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儿代谢控制状况得到更大改善,以6~9个月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IL—2及NO破坏胰岛β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麻玲玲  颜纯 《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0):633-634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重要特点是患者需终生应用胰岛素治疗,近年来,随着对IDDM病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偿试。其中,烟酰胺(Nicotinamide,NA)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辅助药物。NA的理化性质及代谢过程NA是...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剖宫产率显著上升,由于剖宫产对母婴近期和远期的影响不容忽视,有必要建立和执行剖宫产术后1~3个月的复诊制度,切实做好复诊工作,有效地防治剖宫产术后并发症,以保证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麻玲玲  杨品 《医学争鸣》1999,20(1):56-58
目的比较研究卵巢恶性肿瘤p53基因第5,6,7外显子突变与p53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及10例良性肿瘤石蜡切片进行p53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其中23例卵巢恶性肿瘤的新鲜标本进行了p53基因第5,6,7外显子PCRSSCP检测.结果50例卵巢恶性肿瘤中12例p53蛋白阳性表达24%(12/50).上皮癌29%(9/28)生殖细胞肿瘤10%(1/10)间质细胞瘤25%(2/8),转移瘤25%(1/4)在23例标本PCRSSCP检测中突变率为35%(8/23)第5,6,7外显子突变率分别为9%(2/23).9%(2/23).17%(4/23).两者均阳性者为2例,即PCR-SSCP检测和蛋白表达均阳性第6,7外显子各1例.结论①卵巢恶性肿瘤存在p53基因突变蛋白的过度表达,但突变与蛋白阳性表达并非完全一致;②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过度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组织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表达产物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以及p53第七外显子突变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23例病人新鲜组织标本进行了p5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卵巢恶性肿瘤免疫组化p53阳性表达率24%,23例新鲜组织标本中4例PCR-SSCP检测第七外显子异常。提示p53阳性表达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P=0.038),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对妇科门诊3328例怀疑外阴阴道炎就诊患者进行分泌物检测,检测范围包括淋病、滴虫、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性阴道病(BV)。现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院妇科门诊首次来院就诊的3328例患者,根据病史、体检待除外阴道炎者。均进行病原体检测。将就诊人员根据年龄分为六组。I组≤20岁58例,II组21~30岁1482例,III组31~40岁1163例,IV组41~50岁471例,V组51~60岁126例,VI组≥61岁28例。1·2方法1·2·1诊断标准凡外阴阴道不适,白带增多,发黄、有异味。体检见阴道充血,或分泌物增多,经…  相似文献   
8.
麻玲玲  李贵容 《医学争鸣》1996,17(5):340-342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表达产物与卵巢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10例良性肿瘤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P5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卵巢恶性肿瘤P53阳性表达率24%(12/50),卵巢良性肿瘤均为阴性卵巢上皮癌阳性结果为29%(8/28),生殖细胞瘤10%(1/10),间质瘤25%(2/8),转移瘤25%(1/4);不同临床分期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表达产物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以及p53第七外显子突变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和10例良性肿瘤的石蜡切片标本进行p53基因转译蛋白表达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杰性分析(PCR-SSCP)对上述50例中23例新鲜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卵巢恶性肿瘤p53阳性表达率24.0%(12/50),卵巢良性肿瘤均为阴性;卵巢上皮癌阳性率为28.6%(8/28),生殖细胞瘤10.0%(1/10),间质瘤2/8,转移瘤1/4。23例新鲜组织标本中4例PCR-SSCP检潮第七外显子异常,免疫组化及SSEP检测均阳性仅1例。结论:①各种组织类型的卵巢恶性肿瘤均可出现p53阳性表达,似乎与组织分型无关(P>0.5);②恶性卵巢肿瘤第七外显子突变可出现p53蛋白高表达;③第七外显子突变可出现于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