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固定方法对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以及HE染色过程中最佳的组织固定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小鼠双侧睾丸冰冻切片,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固定:①丙酮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②95%酒精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③切片-20℃保存24h后,再用4℃丙酮固定15分钟。然后做间接免疫荧光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及染色情况。结果:4℃丙酮固定的组织切片HE染色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效果良好。-20℃保存24h后,4℃丙酮固定15分钟的冰冻切片HE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最差。结论:酒精和丙酮都可以固定组织,但是4℃丙酮固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是全球最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布鲁氏菌病大多是由羊种布鲁菌感染所致,其次是牛种和猪种。在过去的20年里,人类和动物布病的防控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然而,由于其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控制和根除布病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已被国内外用来迅速检测研究布鲁氏菌,同时由于全球数据共享的数据库的建立,使得全球对于布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通过分析发热门诊就诊患者数据,为发热门诊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收集并分析某三甲医院2020年3月—2022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患者的相关信息,对就诊患者的人群分布、症状、病原学特点、时间分布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年3月—2022年2月,某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共22 750人次,就诊高峰为9∶00~15∶00,次高峰为15∶00~21∶00。14岁以下患者占57.5%;出现最多的症状为发热(89.71%),其次为咳嗽(26.43%)、流涕(23.23%);主要就诊原因是感染性疾病,22 117例,占97.21%;其次为恶性肿瘤及结缔组织病;发现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1 001例,占53.18%;其次是细菌,522例,占27.73%。结论 新疆某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中儿童占比较大,设置儿童诊室和成人诊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正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是一组由立克次体(Rickettsiae)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本文报道1例蜱咬伤后以发热、脑膜炎为主要表现,应用PCR技术在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饶氏立克次体核酸而确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哈萨克族,牧民。以"蜱虫叮咬后8 d,发热伴头痛、头晕5 d"为主诉,于2017年6月3日入住本院。患者8 d前被蜱虫叮咬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与经腹腔镜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2例行经阴道和58例经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良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经阴道手术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费用、与经腹腔镜手术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出院后随访1月内恢复日常家务及工作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适应证,经阴道行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是一种微创、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慢性期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患者miRNA-155、miRNA-21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了解布病的免疫特点.方法 收集急、慢性布病患者73例以及健康对照者30例血标本,采用CBA法测定其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8)、Th2类细胞因子(IL-10、IL-...  相似文献   
8.
Oct-4在精原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Oct-4在小鼠精原干细胞(mouse 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mSSCs)体外诱导分化中的表达。方法:①体外培养mSSCs;②用干细胞因子(SCF,stem cell factor)对mSSCs进行精母细胞方向诱导分化;③通过形态学观察和c-kit,GCNF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鉴定mSSCs是否发生分化;④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分别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检测Oct-4在mSSCs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形态学观察mSSCs细胞核较大,细胞质少,SCF诱导培养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克隆逐渐增长缓慢,并出现衰退、凋亡的细胞;②c-kit,GCNF间接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mSSCs经SCF诱导后发生分化;③Oct-4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结果显示,Oct-4在mSSCs诱导前表达水平最高,诱导2天后下降,5天后几乎不表达。结论:Oct-4是mSSCs未发生分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疆布鲁菌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做到早期预防。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布鲁菌病患者121例,分析入选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确诊为急性期布鲁菌病的121例患者中,男性92例(76.03%),女性29例(23.97%),男、女性别比为3.14∶1.00。病例平均年龄为(44.52±11.78)岁,发病时间主要在4—6月,主要职业是农民,其次是牛羊养殖户,明确与牛羊有接触者79例(65.29%)。发热时间最短为7 d,最长的间断发热3个多月,以下午、夜间明显,低热37.3 ℃~<38.0 ℃ 24例(19.83%),中度热38.0 ℃~<39.0 ℃ 52例(42.98%),≥39.0 ℃者29例(23.97%),无发热者16例(13.22%)。部分患者出现畏寒、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多汗等症状。患者中WBC正常73例(60.33%),WBC增多30例(24.79%),WBC减少18例(14.88%),hsPCR增高82例(67.77%),PCT增高63例(52.07%),ALT增高51例(42.15%),AST增高47例(38.84%),AKP增高38例(31.04%),γ-GT增高45例(37.19%),HB降低13例(10.74%),PLT减少16例(13.22%),ESR增高83例(68.60%)。主要并发症有骨关节炎41例(33.88%),睾丸炎或附睾炎6例(4.96%),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5例(4.13%),心内膜炎或心包炎3例(2.48%)。121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 急性布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是与牛羊有直接接触的农民,主要症状是发热,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转录因子Oct-4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ct-4是维持干细胞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的转录因子,它通过结合靶基因调控区,选择性地抑制分化基因表达或促进多能性基因表达。通常只在多能干细胞中表达,在分化细胞中不表达;它最终决定干细胞是保持多能性还是分化,以及向哪个方向分化。此外,Oct-4在生殖细胞肿瘤研究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