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医院推行PDCA循环并非一成不变,每年的推进都是一个新的循环。介绍了推行PDCA循环的做法与体会,包括成立推进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培育核心团队,坚持长期主义;重视关键节点,加强过程管理;秉承PDCA循环理念,不断持续改进等。针对推进中的问题和难点,认为必须化解推进中的阻力,必须秉承PDCA循环的理念持续改进,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长沙市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对长沙市5所三甲医院410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得分为77.66±9.98,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分化得分为109.46±15.04,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分化与生涯适应力呈正相关(r=0.392,P0.01);性格、家庭月收入、是否担任过班干部、是否有兼职经历、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对就业前景的态度、自我分化对护生的生涯适应力有影响(R~2=0.266,F=22.220,P0.01)。结论三甲医院实习护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根据不同特征的实习护生采取不同的对策提高其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女性护骨素(OPG)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及其对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长沙地区691名健康女性(年龄20~80岁)的血清OPG、TGF-β1和TGF-β2,以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血清I型胶原N-末端肽(sNTX)、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sCTX)、尿NTX(uNTX)、尿CTX(uCTX)和尿脱氧吡啶酚(uDPD),并分析这些细胞因子与各种骨转换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OPG和TGF-β2与血清BAP、OC、uNTX、uCTX和uDPD呈显著正相关(r=0.145~0.397,P均=0.000),血清TGF-β1与BAP、OC、sCTX、uNTX和uCTX呈显著负相关(r=-0.114~-0.286,P均=0.004~0.000)。调整年龄和BMI之后,它们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多数仍然有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PG和TGF-β2对BAP、uNTX和uCTX是一个正性决定因素,可分别解释这些指标0.6%~16.6%的变异。TGF-β1对BAP、OC、和uCTX是一个负性决定因素,可以分别解释这些指标变异的0.7%~7.3%。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女性OPG和TGF-β与骨转换指标的关系,提示循环中的OPG和TGF-β是骨转换速率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自动功能成像技术(AFI)评价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的冠心病(CHD)患者左室心肌运动的改变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临床症状并经造影证实的CHD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且所有受试者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RWMA。采用Teich法测量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运用AFI获得左室整体长轴收缩峰值应变(GLPS)、峰值应变离散度(PSD),并计算纵向应变差(LSD)、纵向应变差与整体纵向应变之比(LSR)。按Gensini积分分为三组,Gensini积分<20分为轻度病变组(21例),20分≤Gensini积分<45分为中度病变组(19例),Gensini积分≥45分为重度病变组(18例)。将三组参数进行比较,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轻、中、重三组之间的常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病变组相比,中度病变组及重度病变组的GLPS绝对值均显著减小(P均<0.01);重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LSD、LSR、PS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表明GLPS、LSD、PSD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1、0.595、0.271,P<0.01或0.05),而LSR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3)ROC表明,>-19.100的GLPS值诊断Gensini积分≥20分的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90.5%,AUC=0.944;>-17.850的GLPS诊断Gensini积分≥45分的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5%,AUC=0.966。结论GLPS可以作为评价冠心病患者冠脉的狭窄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AFI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制具有结构与功能化仿生作用的骨修复替代材料,应在模拟体内细胞生长环境中进行.目的:观察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仿生复合支架材料植入体内后诱导成骨和促进矿化的能力.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612006-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材料: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支架、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支架和58S生物玻璃支架为自制.40只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制造两侧桡骨10 mm骨缺损模型.干预:将40只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组12只、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组12只、58S生物玻璃组12只分别植入相应支架材料,空白对照组4只不植入任何物质.主要观察指标:检测植入材料2,4,8,12周后缺损部位X射线、硬组织切片、骨形成率和矿化沉积率.结果:40只模型兔80条桡骨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所有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骨折.②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组术后4周硬组织切片可见大量玫瑰红色新骨和绿色骨小梁形成,术后12周支架已基本由新生骨组织替代,哈弗系统形成:术后8周X射线显示骨皮质连接完整,12周缺损完全修复,髓腔基本再通.③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组术后4周的矿化沉积率和新骨形成速率比58S生物玻璃组高出了2.85倍和3.16倍,且明显优于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组(P<0.001).结论: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仿生复合支架在诱导成骨和促进生物矿化方面性能优越,其矿化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与工作控制感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2018年7-8月,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湖南省7所医院的410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量表和工作控制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410名护士的行为目标达成度得分为(163.94±20.90)分,工作控制感得分为(50.40±11.69)分,行为目标达成度与工作控制感呈正相关(r=0.217,P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护士行为目标达成度,来提高其工作控制感,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背景:制备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材料的原材料生物活性玻璃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软骨、骨组织的修复、替代,已通过生物安全性评价.目的:利用生物活性玻璃和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等天然大分子复合制备4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观察4种新型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动物对照实验,于2006-03/08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昆明系小鼠60只,健康成年家兔11只.采用冷冻干燥和仿生矿化技术,以改性生物活性玻璃粉体和胶原、透明质酸钠、磷酸丝氨酸等天然生物分子复合制备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4种仿生复合骨组织工程三维支架材料.方法:对4种新型仿牛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试验:全身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中毒症状.按50mL/kg尾静脉注射4种材料的浸提液.支架材料加入新鲜兔血进行溶血试验,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值,计算溶血率.兔脊柱两侧皮内注射浸提液观察皮肤刺激反应.主要观察指标:注入浸提液后24,48,72h观察小鼠全身急性毒性反应和皮肤刺激反应,测定溶血率.结果: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4组小鼠无死亡,无明显毒性表现、体质量下降等不良反应.溶血试验结果表明,4组支架材料的溶血率均<5%,满足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要求.皮内刺激反应试验结果表明,4组均未见任何刺激反应,无红斑、焦痂、水肿等皮肤反应现象.结论:仿生复合支架材料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磷酸丝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生物活性玻璃/胶原蛋白无毒性,无刺激性,生物安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胰岛素瘤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胰岛素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记录两组24 h血糖均值、标准差、最大血糖值、最小血糖值、最大波动幅度、低血糖发生次数、持续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平均血糖值(4.94±1.39)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t=4.263,P<0.05)。观察组血糖标准差、血糖最大波动幅度分别为(1.36±0.45)、(6.58±3.14)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974、4.198,P<0.05)。观察组24 h内低血糖发生总次数和持续总时间分别为(3.98±0.76)次、(338.70±106.4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t=4.179、6.924,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胰岛素瘤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迅速、有效地识别地震伤员需求,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构建基于QFD和SECI的诊疗服务质量改进设计模型,利用质量屋技术,把顾客需求转换成质量特性,并计算其重要度,实施针对性改进。结果36名地震伤员治愈好转率为100%;对医院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为94.8分,医疗服务满意度为95.0分,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5.4分。结论QFD和SECI模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正确把握患者需求,从而提高诊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