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针对家用热泵空调器用的9.52 mm和7 mm双排室外换热器,在额定制冷制热工况下,利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流路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对9.52 mm换热器的流路的进一步优化,得到制冷制热综合性能更优的流路布置方式,并在整机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制冷剂侧压降对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都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较小管径的换热器;由于蒸发器中制冷剂侧压降较大,热泵空调器室外机用的换热器作冷凝器时对应的最佳流路数少于作蒸发器时的;适当增加过冷管数会进一步提高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的综合换热能力;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趋势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2.
对13个微通道冷凝器空气侧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空气侧换热系数和压降与迎面空气流速、翅片片距、百叶窗翅片开窗数、扁管宽度及扁管高度之间的关系,并将实验值与3个不同的百叶窗翅片换热及压降关联式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翅片片距和扁管宽度对空气侧性能影响较大,3个关联式中Kim—Bullard关联式预测偏差相对最小,换热系数的预测偏差在0~-30%以内,摩擦系数的偏差在±20%偏差范围内。最后基于已有实验数据,对KimBullard关联式进行重新拟合。  相似文献   
3.
对比R32与R410A的基本物性和热力循环性能,并在同一台家用定频热泵空调器上进行性能测试。相对于R410A,在给定工况下,R32的理论循环制冷量最大可提高15%,能效比最大提高6%,容积制冷量和容积制热量增加7%~8.9%。性能测试结果表明,R32系统的制冷剂充注量比R410A系统的减少24%,额定制冷能力和能效比比R410A系统分别提高8%和3.3%,额定制热能力和性能系数也高于R410A系统。理论热力循环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均表明,R32制冷性能相对R410A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制热性能比R410A略高或相当,但R32系统的排气温度较高,比R410A系统高出11.5~25.7℃,恶劣工况下排气温度甚至能达到114.9℃。  相似文献   
4.
采用系统仿真的方法研究吸排气管管径变化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排气管管径变化直接影响吸排气管饱和温降或压降,且吸气管内制冷剂压降直接降低吸气压力,排气管内制冷剂压降直接增加排气压力。其中,吸气管压降变化主要影响低压侧热力参数、制冷剂质量流量、制冷量和EER,对系统耗功影响较小,而排气管压降变化主要影响高压侧热力参数、系统耗功和EER,对系统制冷量影响较小。对于本文研究的系统,吸气管和排气管饱和温降控制在1 K以内时,系统性能相对吸、排气管路制冷剂压降为零的系统降低幅度在2%以内,可作为吸排气管选型标准。  相似文献   
5.
郑波  涂小苹  吴迎文  梁祥飞 《电器》2011,(Z1):90-94
本文对家用空调在变工况的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并对各工况下制冷剂充灌量进行重新匹配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充灌量后系统的制冷量、EER和制热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最佳充灌量随着室内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仿真方法,以R290家用空调器用微通道冷凝器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流路布置方案对冷凝器性能的影响,并对外形尺寸相同的微通道冷凝器与翅片管冷凝器充注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流程布置及各流程扁管分配对微通道冷凝器性能有较大影响,存在较优的流程数及流程扁管数;R290微通道冷凝器充注比与Ф5mm单排冷凝器充注比水平相当,经进一步结构优化后,微通道冷凝器将比小管径换热器在降低冷凝器充注比和材料成本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