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三维梁单元建立了高温高压根阀的计算模型.对模型作模态分析后,用静态法计算了根阀在地震栽荷和自重载荷下的结构反应,并根据ASME规范采用压力面积法计算了根阀阀体在内压作用下的总体一次薄膜应力强度和弯曲应力强度,最后按规范要求对根阀进行了各使用限制条件下的应力组合与评定,评定结果表明根阀的设计满足ASME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可丰  谢永诚 《振动与冲击》2009,28(12):183-187
堆内构件下部防断支承组件是反应堆堆内构件中堆芯下部支承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堆芯吊篮组件的下面,并处于堆内流场中复杂的流体交混区,为保持防断组件的结构完整性,必须对其进行流致振动分析。本文以某300MWe反应堆堆内构件防断组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随机湍动力、拟静态湍动力、旋涡脱落、吊篮运动等流体激励机理对防断组件流致振动的影响。用SRSS法对各激励机理作用下防断组件的各阶动态反应进行组合后,计算了由于流致振动引起的结构动态载荷,为防断组件的应力分析与评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抗振条面内接触刚度对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流致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弹性失稳是引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管束失效的一种主要原因。在相同流场条件下,传热管是否出现流弹性失稳与其模态频率直接相关。在实际结构中,抗振条对U型传热管弯管段面内支撑机理与面外的方向上不同,是通过摩擦约束实现的。这使得在模态分析计算中,传热管弯管段支撑处的边界条件设置非常重要。本文将传热管与抗振条接触点处的面外边界条件假设为简支,而在面内方向上用弹簧来模拟抗振条对传热管的摩擦约束。同时,通过改变弹簧刚度,讨论了不同强弱的面内支撑对传热管流致振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抗振条与传热管面内接触刚度较弱时,面内流弹性失稳可能较面外流弹性失稳出现得更早。  相似文献   
4.
5.
针对抗振条-传热管大间隙的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了流致振动试验研究。传热管束转角正三角形排列,3处抗振条将直管束分为4跨,中间其中1跨的局部区域受到横向流体的冲刷。试验测试获得了管间流速在3.3~14.7 m/s区间内传热管振动位移和振动频率响应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管间流速逐渐增大,传热管在来流方向和升力方向的振动频率依次增大,传热管的振动模态从抗振条1处有效支撑、2处未有效支撑的状态,转换为3处抗振条均有效支撑的状态。试验观测到传热管流弹失稳,其临界流速为14.5 m/s,与5种经验关系式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Chen关系式能较好地预测流弹失稳的发生,预测结果较保守,与试验值间的相对偏差为21.4%。  相似文献   
6.
针对核级设备大规模国产化、设备鉴定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提出了运用类比分析进行设备抗震鉴定的方法,以实现鉴定成果的最大化。通过主控室、远程控制室盘台和电磁阀的抗震鉴定项目实践,描述类比鉴定的实施步骤,归纳类比鉴定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论证采用该方法的合理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时-频域信号处理方法,在对冲击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CWT)的基础上,采用计算信号Hilbert包络线极大值的方法确定冲击信号的到达时间,并应用于网格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对小质量的松动部件能准确地定位其位置,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支承板支撑4跨传热管直管束开展流致振动基础试验。试验件由49根旋转正三角形布置的模拟传热管组成,传热管两端固定,中间3处采用支承板支撑。试验测量获得了单向横流冲刷和双向横流冲刷下不同进口流速传热管束的振动特性,获得振幅、频率、临界雷诺数等关键信息。结果表明,双向横流冲刷下的传热管较单向横流冲刷下的在更低雷诺数下发生失稳,两种流动方式下传热管发生失稳时加速度峰值频率均为104Hz,该值与单跨两端固支模型的理论计算固有频率非常接近。研究结果可为传热管束流致振动数值模拟分析提供验证。  相似文献   
9.
压水堆电厂的反应堆堆内构件中的螺纹联接件与一般联接件不同,在高温、辐照环境中工作,除承受机械载荷外,还承受由于水流以及地震等引起的动态载荷。而在寿命期内反复的冷-热-冷循环,会使异种材料联接件产生交变循环热应力,甚至会使预紧力松弛,因此预紧力合适与否将直接影响联接件联接的可靠性。对通过模拟实际联接结构的联接件进行热循环试验和分析,研究热循环载荷对预紧力和联接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敲击法对高压安注系统的相关管道、阀门和系统进行了固有频率测量,对试验循环流量工况下固定测点的振动信号进行了互功率谱和相干分析,应用管内流速和流动噪声功率谱密度对系统进行流致振动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管系和楼面之间的振动耦合性分析,从而找出系统振动过大的综合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