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在线电导率仪的现场校准方法。将经检定合格的高等级标准电导率仪接入制供水系统,通过比较测量实现了在线电导率仪的现场校准。试验结果表明,该校准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能够满足行业领域客户对在线电导率仪的校准需求。  相似文献   
2.
对张家口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阐述了张家口市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采用工作标准物质对无电极电导池常数进行了校准,结果表明采用标准溶液校准电导池常数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无电极电导池;用校准后的无电极电导池测量电导率,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试验表明无电极电导池校准和测量中存在壁效应,壁效应的大小与被测对象的电导率值无关。  相似文献   
4.
基于SPSS的主成分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定河北省张家口地区34个地下水质站点9年资料,在SPSS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将主成分分析方法应用于水环境的综合评价之中.利用主成分综合得分从评价分区、河流水系、同一水系的相邻站点上进行时空变化分析,分析结果理想,体现了主成分分析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选择商品化的Al2O3颗粒作为低比表面积标准物质候选材料,利用交叉缩分方法对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分装。经均匀性、稳定性(12个月)检验,标准物质样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采用国际公认的氪气物理吸附BET方法,通过与德国BAM标准物质BAM-PM101比较测量的方式对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定值(0.221 m2/g)。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物质比较表明,研制的低比表面积标准物质GBW(E)130365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相对不确定度(5.9%)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物质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电导率标准溶液配制过程的各环节都会对标准溶液的量值不确定度造成影响。本文较详细分析了一般实验室在标准溶液配制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仪器、配制方法和环境条件对量值不确定度的影响,举例说明了通过配制环节的改进控制量值不确定度的原则、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因食炒孵化鸭蛋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系因鸭蛋在孵化过程中引起鼠伤寒菌大量繁殖,炒食方法虽使蛋白质凝固,但达不到杀菌温度。对这起中毒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统计,细菌培养,因子血清凝集,生化试验和病人血清凝集效价测定等证实是鸭蛋中有鼠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8.
选择商品化的13X分子筛颗粒作为微孔孔容和孔径标准物质候选材料,利用交叉缩分方法对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分装;从分装后的标准物质样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来检验其均匀性、稳定性;采用国际公认的氩气物理吸附方法,通过与欧洲经济共同体IRMM标准物质BCR-704比较测量的方式对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定值。结果表明,经均匀性、稳定性检验,所研制的微孔孔容和孔径标准物质GBW(E)130366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至少12个月);微孔孔容和孔径分别为0.242 cm3/g和0.668 nm;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物质相比,GBW(E)130366填补了国内空白,其相对不确定度(3.3%和2.8%)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物质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无电极电导率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该类仪器的测量原理设计了模拟溶液电导的电子单元校准技术,并用该技术对一种型号的无电极电导率仪的电子单元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建立的校准技术有效可行;采用标准电导引线多匝绕线方式实现对电子单元校准,可以用较低量值的标准电导实现对电子单元较高量值测量结果的校准。  相似文献   
10.
从张家口市区到张北县狼窝沟30km,海拔高程相差近800m,巨大的高差导致了降水特性的差异。本文选用坝上平原区的张北站、坝头地带的烈士塔站和坝下张家口市区的张家口站,利用三个站1956~2003年的降水量实际观测资料,对不同高程、不同地貌条件下的降水特性从降水量年内分配、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和均值、方差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降水量随地势的不同差异显著,坝头一带降水量偏大,其余两处差异不显著。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及年内分配不均匀性的多年变化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