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邢妩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1):98-100
目的探讨单发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单发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32例单发性脑转移瘤中,发生于幕上者25例,其中肿瘤位于皮层及皮层下21例,幕下者7例。轻度水肿8例,中度水肿5例,重度水肿19例。不规则环形增强13例(40.0%),结节形增强6例(18.7%),囊实形增强13例(40.0%)。结论单发脑转移瘤的MRI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MRI是诊断单发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与结核性脑膜炎(TBM)的颅脑MRI影像特征,以探讨对于这两种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对比CNM患者15例与TBM患者93例的颅脑MRI影像资料,比较病变部位在颅底部、V-R间隙增宽、病灶环形强化、病灶周围水肿ETRⅡ级以上、重度脑积水及腔隙灶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MRI征象在病变部位在颅底部、V-R间隙增宽、病灶环形强化、病灶周围水肿ETRⅡ级以上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M与TBM的颅脑MRI表现各有特征,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尽早培养医学生的医生意识,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安排537名正在学习基础医学的学生,于2005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参加早期接触临床学习,学习结束时学生自由写出该课程的学习论文,由带教老师评定论文等级,并统计论文中主要的关注点。有131名学生的论文被评为优秀,对医学的重新认识、医患关系、及早期接触临床的感受成为学生们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笔者将PBL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应用到消化系统影像学实习教学中。教学过程共分为4个步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医学影像知识的运用能力。方法 (1)住培学员在进入感染科临床工作初期就如何选择正确的影像检查方式进行培训;(2)邀请影像科老师按照不同组织、器官正常影像表现,常见典型疾病影像表现,常见感染性疾病的影像表现进行分层次专题讲座;(3)安排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影像科轮转,参与影像科的临床实践;(4)将"影像实战"教学方法应用于住培学员的临床实际工作中。结果感染科住培学员在完成规范化培训时都能正确选择医学影像检查方法,正确解读影像检查报告。结论医学影像知识运用能力的系统培训能提高感染科住培学员的综合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6.
神经纤维瘤病1型脑内MRI异常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o abstract available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上部分癫痫患者伴有与症状不相符的小脑萎缩,但是癫痫后小脑萎缩的模式及小脑萎缩在癫痫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分析癫痫后小脑萎缩患者的磁共振图像来探究癫痫后小脑萎缩的特殊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并接受颅脑MRI检查的41例癫痫患者作为病例组,所有患者的颅脑MRI检查结果均提示小脑萎缩;另选同期体检者4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及颅脑MRI检查结果。比较2组的齿状核最大面积及信号、桥臂最大宽度、脑桥最大前后径、第四脑室最大横断位面积。将存在差异的指标进一步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癫痫后小脑萎缩患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桥臂最大宽度、脑桥最大前后径明显减小,第四脑室最大横断位面积明显增加(均P<0.05);2组间低、等、高3类齿状核信号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14,P<0.001),但齿状核最大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桥臂最大宽度[比值比(odds ratio,OR)=3.327,95%CI 1.454~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伴薄型胼胝体的颅脑和脊髓MRI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个家系8例临床和遗传学确诊为HSP伴薄型胼胝体患者的颅脑和脊髓MRI资料。分析每例患者的MRI特点,并分别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厚度,分别在C3和T2水平测量相应平面脊髓的前后径及横径,另选取20例在本院行颅脑平扫MRI及颈椎MRI的正常病例为对照组进行相应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8例颅脑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变薄,以膝部和体部明显,分别为(2.2±1.6)mm、(2.0±0.9)m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压部未见明显变薄(P>0.05);C3、T2脊髓的前后径、横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8例均出现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及额顶叶深部脑白质对称性异常信号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7例有脑萎缩,7例有颈胸段脊髓萎缩且其中1例胸髓末段显示异常信号灶。结论 HSP伴薄型胼胝体的颅脑和脊髓具有典型的MRI特点,主要表现为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变薄、脑萎缩、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内及额顶叶深部脑白质对称性异常信号灶及脊髓萎缩。MRI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确诊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Brg/Brm相关因子53a(Brg/Brm associated factor 53a,BAF53a)表达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学特征。方法: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将121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BAF53a高表达组(n=79)和低表达组(n=42),分析病灶位置、数目、边界、最大直径、周围水肿、中线结构移位、均质性、囊变坏死、出血、强化程度、室管膜强化、软脑膜强化、深部白质受侵、肿瘤跨越中线共14项影像学特征。结果:病灶边界、病灶水肿程度、病灶强化程度、深部白质受侵在BAF53a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在常规MRI中显示的肿瘤边界、周围水肿程度、强化程度以及深部白质受侵情况有助于判断脑胶质瘤BAF53a的基因状态。  相似文献   
10.
线粒体脑肌病的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MRI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5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MRI表现。结果5例患者脑实质MR均呈长T1长T2信号,其中1例仅累及双侧苍白球,4例累及灰白质;3例并幕上脑室扩大,2例并小脑萎缩,1例并双侧基底节钙化。结论MRI可以清晰显示线粒体脑肌病的脑内病变。确诊需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