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脏器功能损害的关系,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存活儿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67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就其并发的脏器损害情况进行总结。结果67例中并发脏器损害者54例(80、60%)。其中脑损害34例(50.75%);代谢异常29例(43.28%);肺损害24例(35.82%);心脏损害23例(34.33%);肝损害23例(34.33%);胃肠损害10例(14.93%);肾损害4倒(5.97%);多脏器损害34例(50.75%)。结论新生儿窒息多并发脏器损害,以脑、肺、心脏、肝脏为常见的损害脏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10月被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经病原学检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感染严重程度评分(SSS)分组,其中重症感染组26例,一般感染组24例。另外选取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液标本检查降钙素原、血常规、生化常规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0.5 ng/ml为阳性,超敏C反应蛋白≥8 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20×10^9/L为阳性。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中PCT水平为(7.31±4.28)ng/ml,hs-CRP水平为(20.08±14.16)mg/L,白细胞计数(17.15±8.24)×10^9/L;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hs-CRP及WBC的阳性率,重症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一般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一般感染组的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重症感染组88.5%的PCT水平在2 ng/ml以上,一般感染组仅20.8%的患儿PCT在2 ng/ml以上,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WBC和hs-CRP,PCT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PCT值越高,疾病的危险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护理措施,将并发症发生的危险降到最低。方法对蚌医二附院儿科2009年6-10月4月收治的30例低血糖窒息新生儿进行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监测。结果 30例患儿中无一例发生低血糖性脑病,均治愈出院。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避免各种并发症,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及成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董传莉  李群 《淮海医药》2000,18(1):68-68
我院儿科于1997年5~10月,应用思密达灌肠加利福平口服,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产儿糖代谢紊乱的监测方法、特点、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静脉血清葡萄糖测定及毛细血管全血糖测定2种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分析,常规治疗对早产儿给予葡萄糖静脉输注,期间使用血糖仪对早产儿采足跟毛细血管全血动态监测血糖,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葡萄糖输注的浓度及速度,直至血糖稳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糖代谢紊乱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118例早产儿中,静脉血糖异常发生率50.8%,静脉低血糖发生率49.2%,静脉高血糖发生率1.69%。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既是早产儿静脉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也是早产儿末梢高血糖的危险因素(P<0.01)。剖宫产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双胎和新生儿窒息是早产儿末梢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早产儿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需要积极监测。采取阴道分娩、积极控制低出生体质量和新生儿窒息是减少早产儿血糖异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7例窒息新生儿实施规范系统的复苏后护理监测。结果67例窒息新生儿治愈58例(86.57%),好转5例(7.46%),放弃3例(4.48%),死亡1例(1.49%)。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监测,是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微生态制剂在我院儿科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使用微生态制剂的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1例使用微生态制剂患儿占同期住院患儿总数的13.79%,其中70例为婴幼儿。以双歧杆菌一乳酸杆菌一嗜热链球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使用率最高,占76.06%(54例)。主要用于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高胆红素血症和婴幼儿肠炎。微生态制剂与抗生素联用率为83.10%(59例);与消化系统用药联用率为39.44%(28例);无2种或2种以上微生态制剂合用。微生态制剂应用中95.77%(68例)为合理用药;4.23%(3例)为不合理用药。结论我院儿科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儿童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多家临床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7~11岁儿童9%有慢性咳嗽。儿童长期慢性咳嗽不仅给儿童身体带来不适,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学习,而且也是广大儿科医生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尚缺乏针对儿童的慢性咳嗽诊治指南,对儿童慢性咳嗽的时间也无统一的认识。Marchant JM等将儿童慢性咳嗽的时间界定为3周以上,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患儿男,4个月,因咳嗽10d伴颜面发绀入院。患儿系第一胎,足月剖宫产,无窒息史,出生后有呛咳、多汗、易惊及喂养困难。10d前患儿出现阵发性咳嗽,口吐泡沫,哭闹时颜面发绀。父母体健,母早孕期问有病毒性感冒,家族史无特殊。查体:体温37.3℃,脉搏148次/min,呼吸40次/min。营养中等,反应可,鼻翼扇动,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多汗,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可阐及中细湿哕音。心前区无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