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患者失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脊髓损伤后轴突脱髓鞘变化是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脊髓损伤后少突胶质细胞死亡及轴突脱髓鞘改变认识的加深,少突胶质细胞对轴突再髓鞘化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通过检索近10年相关文献,将少突胶质细胞相关因子与脊髓损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混元灸结合脐针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混元灸结合脐针治疗,取双侧厥阴俞进行艾灸,取艮位、兑位,配合双侧太冲、合谷进行针刺治疗,隔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口服乳癖消片,每次3片,每日3次,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的疼痛等级、肿块质地、肿块大小等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乳房疼痛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混元灸结合脐针组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肿块质地、范围、大小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元灸结合脐针可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乳房疼痛,缩小乳腺增生肿块,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开四关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 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开四关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每周自主排便(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SBM)次数、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OL)评分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并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SBM次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和SF-36总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NO、NOS、VIP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四关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其部分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NO有关。  相似文献   
4.
蒋开平教授是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诊治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现择其典型病例予以解析. 1 病例举隅 1.1 乌梅丸治便溏案:患者,男性,35岁,于2016年7月7日初诊,主诉便溏十余年.患者十余年前因熬夜、酗酒后出现便溏,日行二三次,在外院查肠镜等未见异常.既往有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史十余年,久站则阴囊坠胀、左侧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灸时长蛇灸干预阳虚质反复外感病的时效关系,为长蛇灸防治阳虚质反复外感病灸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阳虚质反复外感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30 min组、60 min组和90 min组,每组各30例。均每周于大椎穴至腰俞穴施行长蛇灸1次,施灸时长分别为30 min、60 min和90 min,每周1次,共治疗12周。分别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阳虚质量表评分和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统计治疗前1年内及治疗后1年内外感病发病次数。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3组患者阳虚质量表评分、F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30 min组、90 min组、60 min组阳虚质量表评分、FSS评分均依次降低(P<0.05)。治疗后1年内3组患者外感病发病次数均较治疗前1年内降低(P<0.01);治疗后1年内,30 min组、90 min组、60 min组外感病发病次数依次降低(P<0.05)。结论:长蛇灸对阳虚质反复外感病最佳疗效的施灸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6.
患者被动实施颈椎扳法后脊髓出血血肿,颈部疼痛,四肢肌力、感觉减退,经过2周的针灸推拿结合中药等保守治疗后,症状体征好转,复查MRI提示血肿消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电针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抑制性因子OMgp含量表达变化影响的研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治疗组(电针组)和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组(GM1组)。采用改良的Allen氏WD(weightdrop)法撞击T9T10段脊髓,造成该段脊髓的急性中度损伤,分别给予夹脊电针和GM1注射治疗,并在损伤后1 d,7 d,14 d分批处死大鼠。每组大鼠均在损伤后和处死前进行BBB评分,判定其损伤和恢复情况。灌注之后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方法,观察伤段脊髓的抑制因子—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oligodendrocyte-myelin glycoprotein,OMgp)的表达。结果:BBB评分显示,模型对照组、电针组和GM1组的评分呈逐级增高趋势,其中电针组上升趋势比模型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印迹结果显示,电针组和GM1组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量均少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电针能减少髓鞘生长抑制因子OMgp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再生及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混元灸与口服西药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混元灸组和西药组,每组30例。混元灸组予关元穴混元灸治疗,每次约40 min,每天1次;西药组予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次,每天3次)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0.5 g/次,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2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BS-SS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IBS-QOL总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混元灸组IBS-SSS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西药组、IBS-QOL总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混元灸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西药组腹痛、腹泻、不思饮食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混元灸组腹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及总评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混元灸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90.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