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分析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组)与63例非溶栓组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结果 溶栓组与非溶栓组QTd比较,P〈0.05。溶栓成功组与溶栓失败组QTd比较,P〈0.01。结论 (1)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能解低QT间期离散度,提高心电稳定性。(2)溶栓后QTd的减少可作为溶栓成功的间接  相似文献   
2.
从马加爵案件谈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素质是当代社会需求高素质人才之根本,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为能保证向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科技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切身体会,着重分析当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出目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些看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将头孢噻肟钠和头孢他啶都是治疗感染性肺炎的常用药物,本文通过二者的临床效益的对比,为今后临床药物使用提供经济参考.方法?从2010年8月—2011年7月在该院接受感染性肺炎治疗的患者共106例,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然后分别采用头孢噻肟钠对一组患者以及采用头孢他啶对第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的临床效益进行比较.结果?头孢噻肟钠治疗感染性肺炎的治愈率达到96.2%,患者平均每人药品消费为431.00元,总治疗费用为1265.00元;而头孢他啶治疗感染性肺炎的治愈率达到98.1%,患者平均每人药品消费为1531.80元,总治疗费用为2333.80元.结论?在选择药物治疗感染性肺炎时,应同时考虑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效益,因此应选择头孢噻肟钠.  相似文献   
5.
<正> 医疗改革为医院的建设带来了契机,不仅使众多无包袱的民营医院因此而崛起,同时也对公立医院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传统的急诊医疗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无法适应改革的要求,同时院内各科的发展也离不开急诊水平的提高。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年青的学科,它包括有:院前急救(急救医学)、危重病医学、灾害医学、毒物学和急诊医疗体系管理等。急诊医学的发展是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大家认识程度不一,但它的活动力和重要性已取得了国际及国内医务界专家和有关人士的认同,随着近几年来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更加显示出它的广阔前景,并构成了医学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急诊科的发展在全国多数医院一直不被引起重视;环境差、设备简单、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肝功能变化与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2009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我院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脓毒症患者126例分成死亡组(A组,n=35)和存活组(B组,n=9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及主要肝功能指标异常与病情严重度(APACHE-Ⅲ评分)的关系。同时,根据APACHE-Ⅲ评分的三分位数分为Ⅰ组(n=16)、Ⅱ组(n=83)和Ⅲ组(n=27),分析比较不同分值组间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差异性。结果①死亡组患者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死亡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而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②APACHE-Ⅲ评分Ⅲ组的TBIL、ALT、AST、TBA高于Ⅰ、Ⅱ组(P<0.01),而Ⅲ组的ALB、CHE低于Ⅰ、Ⅱ组(P<0.01)。③APACHE-Ⅲ评分与TBIL、ALT、AST、TBA呈正相关(P<0.01),与ALB、CHE呈负相关(P<0.01)。结论与肝功能相关的主要指标ALB、TBIL、ALT、AST、CHE和TBA的检测对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及评估病情严重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院前猝死的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以及惠州市院前急救现状,提出防治对策,以便对院前猝死特别是心源性猝死进行有效的救治,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0月院前猝死患者434例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状况。结果434例猝死患者61~85年龄段220例,构成比为50.69%;41~60年龄段81例,构成比为18.66%。全年以冬春季发病率高,有心血管基础疾病301例,占69.35%,其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占最多数,构成比为67.44%(203/301),直接死亡原因多为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构成比大于72%。呼叫等待时间(11±4.2)min;急救半径(6.2±3.1)km。结论院前猝死是院前急救的主要急危重症之一,早期电击除颤是救治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措施。必须重视有心血管基础疾病患者的卫生指导和规则治疗,改善惠州市交通状况以缩短急救半径、减少呼叫等待时间,成立独立自主的“120”急救指挥中心,以社区为单位对公众普及CPR技术及相应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0.4ml,每日2次。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监测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出血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有效率达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PT、APTT、出血性事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对急性胸痛患者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于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155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cy、hs-CRP、FIB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溶栓前后血小板表面 GMP- 140分子数、血浆 GMP- 140、白介素 - 6 ( IL - 6 )含量的变化 ,进而比较不同药物溶栓的效果。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 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小板表面GMP- 140分子数、血浆 GMP- 140和 IL - 6含量 ,并按缺血性质 ,临床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不同药物 (尿激酶和东菱克栓酶 )治疗前后分组。结果 :脑血栓形成组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血小板表面、血浆 GMP- 140和 IL - 6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 ;溶栓后均明显低于溶栓前并随时间呈下降趋势 ;溶栓前与溶栓后 d3血小板表面及血浆 GMP- 140含量之间呈正相关 ( r=0 .5 5 ,r= 0 .6 5 ,P值均 <0 .0 5 ) ;两种方法溶栓临床评价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应用上述两种方法溶栓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