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胃癌患者42例,上述患者均行胃癌全胃切除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应用,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营养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转铁蛋白水平及体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初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和体质量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安全、快速、方法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参芪消肿方联合循经推拿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将9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空气波治疗.治疗组患者运用参芪消肿方联合循经推拿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总评分.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56例重型颅脑手术的患者,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A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共23例;B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共22例;C组:采用骨髓减压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共11例。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治愈情况、死亡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三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各有不同,其中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的手术方法与常规骨瓣开颅的手术和骨髓减压手术方法相比,能有效将患者颅内的肿块及损坏的脑组织彻底进行清除,使颅内实现充分的减压,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和治愈率。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症中具有成活率高、危险性小、治愈率高的优点,值得医院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对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92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均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患者的21.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势,预后良好,值得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行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3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及传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半年后,腹腔镜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传统开腹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 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71%,明显低于传统开腹组的2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92例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46例)和腹腔镜手术组(46例),分别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可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腹腔镜D2根治术+完整系膜切除术(CME)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于琼海市中医院就诊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研究组行膜解剖理论指导下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CME治疗,对照组行标准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中转开腹发生。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及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多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3, P=0.082)。研究组术后复发率及3年累积总生存率优于对照组(χ2=4.564、3.861, P=0.033、0.046)。结论 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联合CME治疗进展期胃癌安全可行,术时短、出血少且淋巴结清扫更彻底,能有效促进术后恢复,降低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普外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法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四孔法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具有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势,四孔法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