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后发生低血糖反应的高危因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措施意见建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6月浙江医院收治的90例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1年随访期内低血糖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收集2组基础资料、状态-特质焦虑及胰岛素治疗知识问卷评分、生化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高危因素,并给予护理干预,再观察干预后低血糖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2组患者体质量指数、S-AI、T-AI、胰岛素治疗知识评分、白蛋白、血肌酐、甘油三酯、空腹C肽、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及8-羧基脱氧鸟苷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治疗知识评估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是预防低血糖反应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而血肌酐水平、尿蛋白定量及S-AI、T-AI是低血糖反应的高危因素(均P<0.05);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1年内低血糖发生情况从39例减少至10例(χ2=46.163,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STAI较干预前降低,而胰岛素治疗知识问卷评分较干预前升高(均P<0.05)。 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首次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对于初次使用胰岛素治疗的体质量过低且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过低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要重视胰岛素使用相关知识的讲解、试教以及胰岛素治疗后低血糖反应发生的情况,以便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