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1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肥胖患者胰升糖素水平变化及其对空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胰升糖素的变化特点及其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 82例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 3组 :A组 (BMI <2 4,n =2 3 )、B组 (2 4≤BMI <2 7,n =2 7)、C组 (BMI≥ 2 7,n =3 2 ) ,分别测定胰升糖素、胰岛素、空腹血糖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与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3组胰升糖素分别为 (15 6.3± 5 8.6)、(186.7± 67.5 )、(2 2 2 .2± 88.4)ng·L-1,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3组胰岛素分别为 (15 .4± 4.7)mIU·L-1、(2 0 .6± 9.6)mIU·L-1、(2 2 .3± 10 .6)mIU·L-1,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P <0 .0 1) ;B、C两组胰升糖素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肥胖患者胰岛素、胰升糖素一致性增高 ,胰升糖素的增高是空腹血糖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1994年度反义核酸在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基因功能、细胞凋亡、发育和遗传、神经系统、受体研究和I-Ⅱ期临床试验研究中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3.
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的应用显微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开展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例成人头颅标本.在显微镜下对蝶窦外侧壁、蝶鞍、海绵窦及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观察并测量。模拟扩大经蝶入路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切开海绵窦内侧壁,显露海绵窦内侧腔。结果颈内动脉(ICA)明显隆起于蝶窦侧壁的占58%,蝶窦内隆起呈管型占3%。鞍底硬膜分为2层,海绵窦内侧壁的上部南垂体硬膜构成,无骨性结构支撑;下部由骨周硬膜构成,有蝶窦侧壁骨质支撑。两侧海绵窦内侧壁的距离为(14.8±2.7)mm。海绵窦内侧腔位于C4段ICA与垂体之间,腔内为丰富的静脉丛,最宽可达7mm,但常因ICA扭曲而闭塞。无颅神经穿越海绵窦内侧腔,ICA是扩大经蝶入路探查海绵窦遇到的第一个主要结构。结论扩大经蝶入路进入海绵窦内侧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胎肝肝再生剌激因子的提纯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近国内报道输注胎肝细胞可有效地提高暴发型肝炎的存活率。我们在此基础上从胎儿肝脏提取肝再生刺激因子(HSS),并测定了其生物活性。初步报告如下: 提取HSS 从本校妇产科健康孕妇获取水囊引产的胎肝(胎龄16~24周),按比例加生理盐水匀浆;95℃加热15min;离心27000×g(4℃)  相似文献   
5.
姚志强  周永兴 《医学争鸣》1995,16(3):201-201
 ̄35S蛋氨酸标记技术测试反义核酸抗病毒特异性姚志强,周永兴,冯雪梅(唐都医院传染科西安710038)关键词同位素标记,反义核苷酸,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治疗中图号R512.6依据Watson-Crick和Hoogsteen碱基配对原则,互补DNA或RN...  相似文献   
6.
小鼠对HBV 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免疫佐剂效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观察编码小鼠 IL- 2及 IL- 12的真核表达载体 ,对 HBV DNA疫苗诱导 Balb/ c小鼠 (H- 2 d )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稳定表达 HBs Ag的小鼠肥大细胞瘤 P815细胞 (P 815 - HBV- S)成瘤性的影响。 方法 :肌内注射HBV DNA疫苗及细胞因子真核表达载体 ;背部皮下接种 P 815 - HBV - S细胞 ,观察成瘤情况 ;EL ISA法测定血清抗HBs;4h5 1 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 CTL 活性。 结果 :免疫 8周后 ,以 p CR3.1- S、p CR3.1- S+IL- 2及 p CR3.1-S+IL- 12免疫的小鼠血清 ,45 0 nm A值分别为 0 .87± 0 .1、1.98± 0 .17及 1.6 7± 0 .15 ,均较 p CR3.1组显著提高(P<0 .0 5 )。CTL 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0 .5± 6 .4) %、(6 1.9± 7.1) %及 (73.3± 8.8) % ,后两组与 p CR3.1- S组比较差异均显著 (P<0 .0 5 )。脾细胞悬液经抗 CD4+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 ,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48.3± 5 .9) %、(5 6 .2± 7.5 ) %和 (75 .6± 9.1) % ,抗 CD8+ 单克隆抗体处理后分别为 (10 .6± 1.4) %、(13.6± 1.9) %和 (16 .9±2 .3) %。对照组成瘤率为 10 0 % ,p CR3.1- S组小鼠成瘤率为 12 .5 % ,p CR3.1- S+IL- 12真核表达载体组成瘤率为0 ,对照组平均存活期和 6周后存活率分别为 2 8.4天和 0天。后两组分别 >38.2天及 45  相似文献   
7.
ASODN对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观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特异性反义核酸(ASODN)对2215细胞表面白细胞抗原Ⅰ类基因(HLA-Ⅰ)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工合成互补于x基因关键区的三段反义核酸,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SODN对2215细胞表面HLA-Ⅰ表达的影响,细胞原位杂交观察作用细胞内HLA-ⅠmRNA含量变化,同时用PAP-ELISA法检测作用细胞上清中HBxAg的含量。结果三段ASODN均能抑制HBxAg的表达,2215细胞表面HLA-Ⅰ类抗原的表达及细胞内HLA-ⅠmRNA含量也降低。结论HBxAg表达量的降低可能系ASODN序列特异性抑制作用所致,而HLA-Ⅰ表达的降低可能是HBxAg对HLA-Ⅰ基因启动子的激发减少的间接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DNA载体及靶基因对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 用已构建的不同载体HBVS基因疫苗(pCR3.1-S,pcDNA3-S)和HBVC基因疫苗(pCR3.1-C)分别给BALB/c小鼠多点肌肉注射,2wk后追加免疫1次,用ELISA法及MTT法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HBs及HBc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特异性增殖反应.结果 免疫接种2wk后小鼠血清抗-HBc抗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载体pCR3.1的表达效力稍高于pcDNA3,但同一基因不同载体间无显著差异.不同靶基因血清抗体滴度及脾细胞对HBsAg或HBcAg的刺激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刺激指数pCR3.1-C组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在2,2,15细胞中观察了人工合成互补于HBV—X基因第1510-1530、1555-1581、1768-1791位的反义硫代寡棱苷酸(ASON)的抗病毒作用。三段ASON序列不仅可以抑制X抗原的表达,而且可以抑制S抗原和e抗原的表达。细胞原位杂交结果表明,ASON作用后,细胞内HBV DNA明显减少。正义序列寡核苷酸(SON)无明显抑制作用:据此结果.本文认为X抗原表达量的下降可能系ASON序列特异性抑制作用所致,而S抗原和e抗原表达量降低,可能是通过X抗原对HBV DNA启动于的反式激活功能降低而实现的,且反义抑制不仅仅只作用于翻译水平.还可影响复制或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