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损伤和运动障碍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1]。1990~1995年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其中28例出现运动障碍,现将28例运动障碍者发生情况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颅脑损伤患者共120例。男性96例,女性24例。年龄7~58岁。入院时G...  相似文献   
2.
颅内脑膜瘤供血丰富,巨大脑膜瘤术中出血多,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告直径6cm以上脑膜瘤40例,最大者8X5X6(Cm),重514g,均经手术治愈,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男28例、女12例,年龄吕一56岁,病程l-4年。肿瘤部位:蝶骨峪8例,矢状窦旁12例,大脑镰旁6例,大脑凸面7例,鞍结节3例,枕窦旁4例。病理类型:上皮细胞型16例,内皮细胞型9例,沙粒型6例,纤维型5例,纤维母细胞型2例,血管母细胞型2例。1.Zlk床表现意识障碍6例,头痛28例,呕吐24例,癫痛12例,l侧瞳孔散大8例,中枢性面瘫7例,运动性失语3例,精神异常2例…  相似文献   
3.
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LAC)的临床诊断、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法。分析了3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家学检查结果,对32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囊肿全切3例,部分切除加周围脑池造口21例,单纯囊肿腹腔分流4例,部分切除加腹腔分流2例,颞肌填塞囊腔1例。结果手术病人中对倒随访1月~3月囊腔均有缩小,其中28例症状减轻或缓解,2例无变化,1例并发硬膜下血肿;24例随访6月~12月,19例囊腔明显缩小或消失,1例无变化,1例并发脑积水,3例癫痫症状缓解。LAC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诊断主要依据影家学检查结果,手术治疗应掌握好适应征,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循环。  相似文献   
4.
女性,30岁,产后9天频繁癫痫大发作,间隔约1小时,每次持续约1分钟,可自动缓解,伴有失语。经抗癫痫治疗后,病仍情渐加重。产后11天检查CT及MRI均显示左额顶35cm×40cm×52cm异常信号,中线向右移位,诊为脑胶质瘤。检查:浅昏迷,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左视乳头水肿,右侧肢体肌力0级。痛觉迟钝,Babinski征( )。入院诊断:1脑胶质瘤;2AVM。给予脱水、补液治疗。2天后昏迷渐加重,行开颅探查术,术中见左额叶上吻合静脉闭塞,增粗、僵硬、黑褐色,左额颞顶脑沟回变平,脑组织严重肿胀,脑搏动消失,脑白质点片状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扫描时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结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应用双源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先行CTPA,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得出肺灌注图像及两种能量状态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类型与DEPI中肺灌注位置、数目、形态进行对比。结果当段、亚段肺血管为完全充盈缺损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4.4%(16支血管,7例)和63.6%(7支血管,5例)。而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16%表现为无灌注缺损;相反,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双源CT肺灌注成像表现与CTPA上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栓塞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SIRS合并心肌损害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对照组则不使用乌司他丁.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及临床观察与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前改善,心肌酶谱下降.但试验组改变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SIRS患者心肌损害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脑肿瘤伽玛刀治疗后再手术切除的分析(附7例报告)齐祥银,刘志兴,张宗昆,刘中远,周俊领,张树春(中国人民解放军150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洛阳市471031)1993年12月~1994年12月伽玛刀治疗脑肿瘤948例,其中7例因伽玛刀治疗后症状加重而行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20万U/d)对危重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期无创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探讨乌司他丁在危重病人SIRS期的作用。方法应用动态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将62例ICU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31例,对照组31例,连续观察两组病人的平均动脉压(MABP)和无创血流动力学值CI(心脏指数)的变化。结果乌司他丁组的C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ABP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改善危重病人SIRS期无创血流动力学值(CI),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能较早发现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在危重病人SIRS期应用乌司他丁能明显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桥脑小脑角的临床解剖及在前庭蜗神经瘤切除术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在前庭蜗神经瘤(VN)手术中提高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功能保留率。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52例前庭蜗神经瘤病人的桥脑小脑角(CPA)解剖结构及VN与周围神经、血管的解剖关系。结果:在VN包膜外两层蛛网膜间粘连最少,容易解剖分离,有利于术中保留面、前庭蜗神经功能。结论:在手术显微镜下能更清晰地辨清VN周围的解剖关系,有助于减少面、前庭蜗神经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