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秋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542-1543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婴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念珠菌性间擦疹患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克霉唑软膏治疗,治疗组联合使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χ^2=6.41,P<0.05)。两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婴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疗效确切,外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治疗性ERCP在高龄患者(≥75岁)中的应用价值;探讨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所有患者先行积极的术前准备.有心肺系统现症者予以有效的治疗。在完成ERCP检查后,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方案。结果:51例患者共完成治疗49例次,成功率96.08%。其中各部位恶性肿瘤22例,胆道系统结石19例,胆囊术后综合征5例,Oddi氏括约肌功能障碍3例。进行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加取石13例,单纯EST治疗胆囊术后综合症或SOD8例。内支架植入术(ERBD)12例。鼻胆管引流术(ENBD)16例。本组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和仔细、周到的术中监护及操作.治疗性ERCP对高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对实验性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和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纵形切开大鼠胃幽门括约肌 ,制造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实验模型并分组喂饲铝碳酸镁或硫糖铝 0 5g·d-1。 2wk或 4wk后取鼠全胃分送病理光镜与电镜检查。临床研究以胃镜下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 ,随机接受铝碳酸镁或硫糖铝治疗 ,并逐日记录临床症状 ,其中治疗组有 30例于治疗 2wk后作胃镜复查。结果 :临床观察见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1wk显效率达 42 36 % ,总有效率为 89 6 5 % ;2wk的治疗显效率达 70 5 7% ,总有效率为 10 0 % ;铝碳酸镁的 1wk疗效与硫糖铝2wk疗效相似 ,明显优于硫糖铝对照组 (P <0 0 1) ;胃镜复查见胆汁反流和胃黏膜糜烂均有明显的好转。实验大鼠的病理光镜与电镜检查结果也见铝碳酸镁的疗效优于硫糖铝对照组。结论 :铝碳酸镁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结肠黑变病患者结肠上皮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子结肠镜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水平的提高,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确诊病例并非少见,但对其是否为  相似文献   
5.
脉注射是临床上最常用给药途径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不同程度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造成软组织肿胀、疼痛,甚至引起软组织坏死,因此护士在静脉注射中应高度重视药物渗漏的危害,下述静脉液外渗处理。 1静脉输液外渗原因 直接毒性作用;药物酸碱度影响;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输液的技术、药械质量等。  相似文献   
6.
7.
静脉注射液外渗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注射是临床上最常用给药途径之一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药物不同程度渗漏到血管周围组织 ,造成软组织肿胀、疼痛 ,甚至引起软组织坏死 ,因此护士在静脉注射中应高度重视药物渗漏的危害 ,下述静脉液外渗处理。1 静脉输液外渗原因直接毒性作用 ;药物酸碱度影响 ;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 ;输液的技术、药械质量等。2 静脉注射外渗的处理一旦发生药物外渗 ,立即停止输液 ,抬高病人患肢 ,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1)化疗药物渗漏皮下 ,停止输液 ,局部红肿较小时可用 5 0 %硫酸镁冷敷 ,1~ 2天症状即可消失。局部红肿较大可用地塞米松、普鲁…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手术为产科重要手术,对挽求孕、产妇及胎儿生命起着重要作用。恰当的掌握剖宫产指征,是衡量妇产科工作者的责任心及其判断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既要考虑到产妇及婴儿的安全及新生儿日后智力的障碍,又要考虑到产妇付出的代价。因此,对剖宫产术既不能轻率地做出决定,也不能失去挽救母婴的时机。现把我院近年剖宫产指征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1 资料分析1.1 剖宫率本文100例剖宫产资料为我院1995~2000年剖宫产病例人数为800例,其中剖宫产140例,剖宫产率为17.5%。1.2 剖宫产指征剖宫产中有单一的指征,如骨盆异常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Barrett食管(BE)患者的疗效,并通过检测治疗前后食管中p53、p16的表达改变,探索各种治疗方法产生效果的可能机制。方法BE患者75例,分为4组,(1)对照组(A组):未给予治疗。(2)抑酸药组(B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d。(3)胆汁吸附剂组(C组):口服铝碳酸镁1000mg,3/d。(4)抑酸药 胆汁吸附剂组(D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2/d;铝碳酸镁1000mg,3/d。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及内镜下表现,取食管黏膜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采用SABC免疫组化检测p53、p16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各治疗组的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相比,症状缓解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的BE黏膜均未见明显缩小。各药物治疗组p16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p53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除C组外均有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食管标本中,p53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抑酸药和/或胆汁吸附剂不能使BE逆转,但可消除临床症状,较难改变BE食管p16的表达。抑酸药和/或胆汁吸附剂可改变BE食管p5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1]。但有研究认为单纯HPV感染不至于引起CIN,CIN和宫颈癌的发生由多种因素所致[2]。本研究通过对嘉兴地区高危人群的生殖道HPV、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单疱病毒(HSV2)等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检测,探讨各种病原体混合感与CIN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