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贻民  韩文梅 《中原医刊》2007,34(17):84-85
目的探讨不孕症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不孕症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表现。结果子宫表现异常15例,占全部病例的5.2%;输卵管表现异常的215例,占全部病例的74.9%;表现为输卵管完全梗阻55例,占全部病例的19%;输卵管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粗、扩张10 min后输卵管内有少量造影剂滞留160例,占全部病例的55.7%;输卵管无异常的72例,占全部病例的25%。.结论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是不孕症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累及范围和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X线表现。结果点片状的不规则的钡斑影30例,针刺状龛影30例,锯齿样龛影19例,不规则的多发的充盈缺损影12例,铅管征4例,直肠后壁和骶骨前方的间隙增宽3例。结论数字化双对比结肠造影能很好地显示结肠黏膜的小溃疡和累及的范围,能对溃疡性结肠炎准确诊断,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输尿管瓣膜的X线静脉泌尿系造影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瓣膜的x线静脉泌尿系造影表现。结果部位:左侧6例,右侧2例,双侧1例;上段4例,中段2例,下段1例,上段、中段同时2例。个数:三个1例,两个2例,单个6例。x线表现:瓣膜近侧肾盂、肾盏、输尿管不同程度扩张积水9例,横行条索状充盈缺损影6例,舌形充盈缺损影1例,古钱币形充盈缺损影1例。结论x线静脉泌尿系造影表现具有特征,大多呈横行条素状充盈缺损影,多发应与息肉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前应用磁共振压脂FIESTA序列扫描腹部结肠病变方面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13例结肠癌患者的磁共振压脂FIESTA序列冠状位扫描及T2WI压脂冠状位扫描的MRI表现,并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压脂轴位T2加权成像(T2WI)在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1例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患者在轴位T2WI、压脂轴位T2WI和冠状位T2WI上的磁共振表现。结果3种扫描方式在信号异常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重比较,示压脂轴位T2WI组扫描方式优于其他2组扫描方式。间接征象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脂轴位T2WI能很好地显示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肌注山莨菪碱(654-2)在低张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7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学表现,其中的287例术前用654-2,283例术前未用654-2。结果在术前用654-2的患者输卵管表现异常215例,占全部病例的74.9%;输卵管无异常38例,占全部病例的13.4%。结论654-2在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具有防止输卵管痉挛的作用,对弥散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5年8月-2007年2月对2300例病人进行了上消化道低张双对比造影,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适应症: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病变、其他 与上消化道有关联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5年8月至2007年2月对2300例病人进行了上消化道低张双对比造影,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①适应证: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病变、其他与上消化道有关联的疾病.  相似文献   
10.
吕贻民 《中原医刊》2011,(11):124-124
目的探讨DR胸部正侧位片对斜裂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斜裂积液在CR胸部正侧位片和DR胸部正侧位片的X线表现。结果正位:三角形17例,其中10例为DR,7例为CR;片状5例,全部为CR;边缘清晰20例,其中10例为DR,10例为CR;边缘不清晰2例,全部为CR;密度均匀21例,其中10例为DR,11例为CR;不均匀1例为CR;边缘掩盖征8例,其中2例为DR,6例为CR。侧位:梭形22例;边缘清晰22例;密度均匀22例;位于前肋膈角分角线以下22例,上缘超过肺门14例,未超过肺门8例。结论DR胸部正侧位片对斜裂积液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