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经皮肝穿刺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慢性肝炎患者227例,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快速肝穿刺活检术,肝组织作病理检查及HBsAg、HBcAg免疫组化测定。结果87例疑似慢性HBV携带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3.79%,110例慢性乙肝轻度、中度、重度、早期肝硬化的符合率分别为59.39%、65.22%、69.23%和90.00%,30例原因不明肝炎诊断明确率为53.33%。结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低,为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对无肝穿禁忌证者最好进行肝活检,尤其对疑似慢性HBV携带者及原因不明慢性肝炎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疆肉毒中毒的特点(附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们急诊救治了 5起共 2 6例肉毒中毒的患者 ,现将其中毒特点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2 6例患者中男 11例 ,女 15例 ;年龄 14~ 45岁。 2 6例中毒者中 ,轻度中毒 18例 ,中毒中毒 4例 ,重度中毒 3例 ,极重度 1例。所有患者均为基层转来的汉族患者 ,有明确的进食自制豆瓣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献血穿刺后针眼止血使用静脉止血贴替代指压干棉球的可行性。方法:(1)通过实验组278例使用静脉止血贴与对照组280例使用指压干棉球止血,进行效果观察,对比分析;(2)实验组中筛出献血两次以上的152例献血员,对献血后愿意选择其中哪一种止血方式进行情况调查,了解满意度。结果:使用静脉止血贴止血较指压干棉球止血更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绝大多数献血员更愿意选用静脉止血贴。结论:献血穿刺针眼止血使用静脉止血贴较指压干棉球止血效果更安全,使用更方便,具省时节力的优点;静脉止血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麻疹患者临床表现新特点1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麻疹疫苗常规接种 ,麻疹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但尚未完全灭绝。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较大变化。现将自1999年1月~2000年6月本院收治的135例麻疹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研究对象135例中男71例 ,女64例 ,男女比为1.1:1 ,符合正常生理性比例 ,性别之间无差异。根据发热、典型皮疹和口腔粘膜柯氏斑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 ,并均检测血清麻疹抗体阳性证实。2、年龄构成患者年龄自4个月~43岁 ,平均(19.0±13.1)岁。各年龄组的构成比见表1。表1麻疹患者年龄构成和疫苗接种情况年龄…  相似文献   
5.
麻疹临床特征35年的变迁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我国自 196 5年广泛推行麻疹疫苗接种以来 ,麻疹的发病得到有效控制 ,麻疹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将本院 2 0 0 0年与 196 5年收治的 135例和 2 2 2例麻疹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作一比较 ,以了解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的规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2 0 0 0年的 135例和 196 5年的 2 2 2例麻疹患者均系本院住院患者 ,根据发热、典型皮疹和口腔黏膜柯氏斑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 196 5年患者均为当年 2~ 4月麻疹流行期间发病 ,有流行病学诊断依据。 2 0 0 0年 1~ 6月的 135例患者均经检测血清麻疹抗体IgM (EIA…  相似文献   
6.
万炯  陶宝根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11):707-707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的临床表现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发生在夏季,余49例均在冬、春季。临床特征以肝肿大64.71%(33/51)、脾肿大78.43%(40/51)为主,肝功能异常占70.59%(36/51)。除氨苄西林、诺氟沙星外,对SMZco、氯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丁胺卡那、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特治星等均无耐药株发现。结论甲型副伤寒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甲型副伤寒杆菌仅对少数抗菌药物不敏感,尚未产生明显耐药株。  相似文献   
7.
宁波地区痢疾杆菌耐药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给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带来困难 ,为探讨抗菌药物的使用 ,现搜集1998~2002年本院362例痢疾杆菌的药敏试验 ,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菌株来源1998~2002年共采集细菌性痢疾大便标本857份 ,分离出痢疾杆菌362株。1.2方法送检标本的菌种分离后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 ,采用K -B药敏试验法 [1],用15种抗生素抗菌药物纸片法判断结果。2结果2.1362株痢疾杆菌分型见表1。表1痢疾杆菌分型的5年变化( %)痢疾杆菌19981999200020012002总计分型(n=90)(n=76)(n=68)(n=62)(n=66)(n=362)福氏1a8.8930.2641.18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妊娠晚期予替比夫定(LdT)抗病毒治疗对控制肝炎活动、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意义。方法把116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HBV DNA≥1×105拷贝/ml,ALT≥2×ULN,伴或不伴TBil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孕28±2周)在护肝降酶的基础上服用LdT,600 mg/d,对照组51例仅予护肝降酶治疗,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予主被动联合免疫。比较两组患者在分娩前及产后7个月HBV DNA、ALT、TBil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新生儿在7个月时HBsAg携带率、抗-HBs阳转率,观察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孕妇分娩前及产后7个月HBV DNA、ALT、TBil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7个月时HBsAg携带率分别为1.5%和15.7%,抗-HBs阳性率分别为95.4%和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母婴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LdT能有效控制肝炎活动,快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孕妇的HBV DNA水平,同时减少HBV母婴垂直传播,对母婴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和对孕妇、婴儿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1×106copies/ml的孕妇118例,分为替比夫定组58例,对照组60例.替比夫定组自孕28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天,产后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对照组不服用替比夫定.比较两组受试者在孕28周、分娩时和产后6个月时血清HBV DNA水平;两组婴儿在出生后即刻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IU;在出生即刻、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检测出生时、1月龄、7月龄时血清HBsAg及HBV DNA阳性率,以及7月龄时抗-HBs的水平.观察替比夫定组孕妇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新生儿的发育指标.结果 血清HBV DNA水平孕28周时,替比夫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即刻替比夫定组(5.63±9.5)×103 copies/ml较对照组(2.60±3.50)×107 copies/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替比夫定组(0.56±1.94)×106copies/ml与对照组(2.28±2.26)×107copies/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7月龄时母婴传播率分别为0和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孕妇服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新生儿发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出现发育不良.结论 替比夫定片可以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且安全性高,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