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2020年9月–2021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科就诊的160名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其足部溃疡的Wagner分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评分,并分析其健康行为(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延迟就诊、足部检查频率等健康行为)特点,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按照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将患者分为社会隔离组(n=60)和非社会隔离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足溃疡严重程度及健康行为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与非社会隔离组相比,社会隔离的糖尿病足患者就诊时Wagner 3~5级的比例更高(P<0.05)。健康行为分析显示,社会隔离组中从不检查足部及延迟就诊的糖尿病足患者比例更高(P<0.05),两组间在是否接受过糖尿病足教育、足部损伤原因、伤口自行处理、吸烟及饮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Lubben社会网络量表得分与延迟就诊(r=?0.353,P=0.001)呈弱负相关,即社会隔离程度越高,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时间可能越长。  结论  社会隔离与糖尿病足患者健康行为及溃疡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关注糖尿病足患者的社会隔离,增加其社会环境及社会网络成员的接触,可能会对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延迟就诊情况有积极作用,对后续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年发生的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AIHH)的诊疗特点并提供诊疗思路。方法收集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的3例男性AIHH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及完整随访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39(22~40)岁, 2例以"乳房增大, 性功能下降"为主诉入院, 1例以"性功能下降"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阴茎长度6(5~6)cm, 双侧睾丸体积7.96(4.70~8.82)mL;基础性激素水平:睾酮0.32(0.24~2.96)ng/mL、卵泡刺激素0.56(0.1~0.75)mIU/mL、黄体生成素0.69(0.1~1.03)mIU/mL;垂体前叶分泌的其他激素水平未见异常;下丘脑-垂体区域磁共振成像(MRI)提示其中1例患者存在垂体微腺瘤。3例患者选择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泵或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 1例患者在使用GnRH脉冲泵治疗后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功能逆转并持续1年, 但随后仍不可逆性降低。结论 AIHH同时具有成年起病及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的特点, 生育力改善仍是此类患者的重要需求, GnRH脉冲泵或促性腺激素治疗对AI...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感染(DFI)致残、致死率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住院和截肢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治疗DFI最重要的环节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准确选用抗生素的基础是明确致病菌。本文就DFI微生物分布特点进行综述,分析使用16S r RNA及宏基因组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细菌的利弊,为临床准确选用抗生素治疗DFI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且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患者30例,17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者为DPN组,13例未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为nDPN组。两组患者均行神经传导功能检查和美国泌尿外科学会症状指数问卷(AUA-SI)。收集两组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并进行DNA提取,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扩增和高通量测序,原始数据导入QI-IME软件分析样本微生物的α和β多样性,采用LEfSe软件分析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的菌群。结果:DPN组糖尿病病程明显短于nDPN组[(4.12±3.28)年与(8.03±6.11)年,P=0.03]。DPN组视网膜病变例数明显多于nDPN组(6例与0例,P=0.03),两组间其余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与nDPN组相比,DPN组的尿液菌群丰富度显著下降(sobs指数67.24±40.25与108.69±57.18,P=0.03;chao指数81.36±47.99与122.55±55.70,P=0.04;ace指数88.58±55.03与125.78±53.03,P=0.04),但两组间群落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annon系数1.53±1.11与1.91±0.87,P=0.26;simpson指数0.48±0.34与0.34±0.20,P=0.41)。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DPN组与nDPN组的菌群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在菌科水平,DPN组支原体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nDPN组(Metastats值0.52±0.01与0.01±0.00001,P=0.02);在菌属水平,DPN组芽孢杆菌属、杜氏菌属、纤毛菌属、变形杆菌属、丙酸菌属、假黄色单胞菌属、蛭弧菌属、不可培养土壤细菌属等8个菌属相对丰度均降低(P<0.05)。结论:无下尿路症状的女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尿液菌群明显不同于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其菌群丰富度降低,支原体科细菌可能为DPN患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