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半个世纪前,营养支持因外科病人的对营养的迫切需求应运而生,被称为"外科营养",经过60多年的发展,随着对机体代谢的理解深入和疾病治疗的理念更新,营养支持被推广应用于临床各学科,成为现代外科学发展的四大里程碑之一。由此临床营养也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有学者认为,营养不仅可提供能量底物,同时具有免疫调控、减轻氧化应激、维护胃肠功能和结构、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病人的生存率等作用,逐渐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肿瘤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营养治疗现状及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中国"世界营养日"调查数据,纳入来自中国华北、华南、西北及西南地区的8家大型三甲医院肿瘤住院病人共306例,收集并分析其疾病信息、营养治疗及30 d预后信息。结果该306例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总发生率为51.3%(157/306),其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5.3%(108/306),其中肠外营养应用率达45.8%(140/306)。74.4%(218/293)的病人能从营养治疗中获益。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有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肿瘤病人的30 d预后,但对营养状况良好者效果不明显。33.3%的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和46.9%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病人没有接受营养干预,而营养状况良好的肿瘤病人被施以营养治疗的比例高达51.0%。病人营养状况、住院期间手术、自评健康状况是我国肿瘤住院病人30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我国肿瘤住院病人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支持实施不够规范,对于自评健康状况差、晚期肿瘤失去手术机会、营养状况差的肿瘤病人应及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含糖组分对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蛋白A(Con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技术提取ESA中的含糖组分,经硫酸-苯酚法测定提取物糖含量,并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测定。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对各组小鼠腹腔注射ESA、ConA结合ESA、ConA未结合ESA、完全RPMI-1640和甘露糖各100μl。4d后处死,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结果采用Con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成功提取弓形虫ESA中含糖成分。与对照组相比(RPMI-1640组和甘露糖组),ESA、ConA结合ESA、ConA未结合ESA注射组小鼠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弓形虫ESA中含糖组分和蛋白组分均能引起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行之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循序渐进的采用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三种治疗护理方法。结果84眼,82眼均在门诊治疗成功无并发症。治愈率为98%。结论新生儿囊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溢泪、流脓、泪囊囊肿面部皮肤破溃,最后失去治疗机会。实践证明及早综合治疗及护理是有效的方法,易操作、时间短、损伤小、痛苦小、成功率高,加之细心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营养状况、疼痛程度及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方法 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解放军东部战区 总医院就诊的50例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应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患者主观整体营养状况量表(PG⁃SGA)及生命质量核心 问卷(EORTC QLQ⁃C30)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疼痛程度、营养状况与生命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肿瘤患者疼痛发生率 为60%,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6%,其中营养不良患者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营养正常的患者(P<0.01);躯体功能、情绪功 能、总体健康状况与疼痛程度呈负相关(P<0.05),便秘和气促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P<0.05);营养状况得分与生活质量评分中 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呈负相关(P<0.05),与疲劳、疼痛、食欲丧失呈正相关(P<0.01)。结论 肿瘤患者 疼痛发生率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需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天然人源IgGFab噬菌体抗体库并分析来源于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抗体基因可变区的多样性及优势选择。方法:以DNA重组技术从300名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全套人抗体轻链及重链Fd基因,分别插入噬菌体载体pFabICN相应位置,构建天然人源免疫球蛋白G基因文库;进一步从抗体库中随机挑选克隆,获得重轻链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并利用IgBLAST数据库分析抗体基因可变区的同源家族。结果:从4×108库容的天然人源IgGFab噬菌体抗体库中随机挑选克隆,对其中32个轻链及重链Fd基因插入正确的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氨基酸序列的推算,获得29条彼此完全不同的Fd重链基因及轻链基因。以IgBLAST数据库比对分析显示29条重链基因的V区分别属于VH3(72.4%),VH1(10.3%),VH4(6.9%),VH5(6.9%)和VH7(3.4%)基因家族。29条轻链基因分别属于Vκ1(44.8%),Vκ2(15.4%),Vκ3(11.5%),Vκ4(23.1%)基因家族和Vλ1(11.5%)基因家族。结论:以300份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抗体基因构建的天然人源IgGFab噬菌体抗体库基因多样性良好,重链VH3基因家族存在优势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及特征。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10&#177;2条)感染BALB/c小鼠,在感染后6周(急性期,10只)和13周(慢性期,10只)取脾脏,制成脾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分选出CD4^+CD25^+T细胞。体外实验,将急性期和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与CD4^+CD25ˉT细胞共培养,^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体内实验,将CD4^+CD25^+T细胞被动转移到日本血吸虫辐照致弱尾蚴免疫的小鼠体内,2周后剖杀取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4+(IL-4+)、IL-10+和干扰素γ+(IFN-γ+)CD4^+T细胞比例,ELISA检测血清抗辐照致弱尾蚴抗原IgG1和IgG2a水平。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在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刺激下,与单纯CD4^+CD25ˉT细胞培养组(脉冲指数即cpm值为7615&#177;1058)相比,CD4^+CD25^+T细胞对CD4^+CD25ˉT细胞增殖具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感染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抑制作用(cpm值为2336&#177;490)强于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cpm值为4467&#177;144)(P〈0.05);并对IL-4、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分泌也具有抑制作用,其中急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32.0%(P〈0.05)、66.3%(P〈0.01)和63.2%(P〈0.01);慢性期来源的CD4^+CD25^+T细胞对各细胞因子的抑制率分别为28.4%(P〈0.05)、60.1%(P〈0.01)和58.3%(P〈0.01)。体内实验显示,在辐照致弱尾蚴诱导的免疫应答中,转移慢性期血吸虫感染小鼠的CD4^+CD25^+T细胞对IFN-γ和IgG2a抗体的产生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诱导的CD4^+CD25^+T细胞具明显免疫抑制作用,并呈现优势抑制Th1应答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的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护理管理者系统评价肠外营养护理质量提供具体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结合院内专家访谈,以“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式为基础,初步拟定临床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咨询问卷,并应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咨询,确定具体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回收率100%,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75和0.840,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14和0.358,P<0.001。最终建立肠外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程度集中,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1病人资料1.1病例一病人,女,17岁,2014年12月16日因"反复腹胀、呕吐1年余"入院。病人2013年8月自觉肥胖,开始健身,以腹部运动为主。一个月后病人体重下降10 kg,出现腹胀症状,以上腹部为主,进食后明显。2013年10月病人出现进食后呕吐,呕吐物为墨绿色胃内容物(含胆汁),非喷射性,呕吐和改善餐后体位后症状可稍缓解。曾到外院行CT与CTA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与主动脉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评估住院病人营养状况。方法:用nutritionDay调查问卷收集2014年11月6日我院住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和饮食情况。营养不良的定义为体质量指数(BMI)<18.5或近3个月无意识体重下降大于5%。统计分析营养不良和总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果:共249例病人问卷结果纳入本研究,其中16例(46.6%)前1周的进食量正常,83例(33.3%)营养日当天午餐进食量正常。73例(29.3%)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营养不良在不同性别、年龄、行动力、已住院时间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发现,前1周饮食减少和行动力降低是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与总住院时间相关。结论: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增加饮食和适当活动是改善病人营养的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