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例并发症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7年9例LC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管横断伤6例,其中3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3例行胆管断端吻合,术后3例恢复良好,3例因胆管狭窄行二次以上手术.1例副肝管损伤仅做结扎,门静脉损伤和十二指肠损伤各1例,予以修补缝合.结论 熟悉Calot三角解剖,对困难病例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LC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少见病因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证实的少见病因肠梗阻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CT检查为全腹部平扫。结果:14例均有不同程度肠梗阻临床表现。梗阻病因分别为肠病型T细胞淋巴瘤2例,腹茧症1例,成人肠套叠3例,闭孔疝2例,胆石6例。结论:MSCT不仅能准确诊断肠梗阻,还有助于明确肠梗阻的少见病因。  相似文献   
3.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癌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中不作常规肠道准备、不置胃肠减压管、早期进食的安全性、优越性.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08年1月~2009年2月结直肠癌手术4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22例为加速康复外科组,21例为传统方法组,比较两组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及术后静脉补液时间.结果:两组均无吻合口漏,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静脉补液时间明显较传统组短.结论:结直肠癌手术术前不作常规肠道准备、不置胃肠减压管,能减少术前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扰;术后早期进食安全,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病例1 女,23岁,因左侧腰背部隐痛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 左上腹偏外侧压痛,未扪及包块.B超示胰头正常,胰腺体尾部见7.9 cm×6.9 cm×6.8 cm大实性团块.CT扫描示胰腺体尾部见7.1 cm×6.9 cm×6.8 cm大类圆形团块,内部密度不均,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 增强扫描见肿块实质部强化,边界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9月~2005年6月收治的45例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FDGE发生于上腹部术后4~12d,经非手术治疗后于2~6周内恢复胃功能.本组45例患者中3周内胃排空功能恢复20例(44.4%),4周内恢复23例(51.1%).6周恢复2例(4.5%).结论 FDGE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6 8岁。 7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下腹有一 6cm×4cm× 4cm大小包块。后包块逐渐增大 ,近 1年患者明显消瘦、乏力、腹胀、纳差。于 2 0 0 0年 3月入院 ,查体 :营养差 ,消瘦贫血貌。腹部可扪及 1个约 2 5cm× 18cm× 10cm大小的包块 ,质硬 ,活动度差 ,叩诊呈实音。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 6 3×10 9/L ,中性粒细胞 0 6 2 ,血红蛋白 82g/L。肝功能检查 :白蛋白 2 9g/L ,球蛋白 32g/L ,白 /球为 0 9。CT检查 :腹部可见一巨大不规则低密度肿块 ,边缘清楚 ,上至脾下极平面 ,下到盆腔 ,前抵腹壁 ,包绕左肾。CT诊断 :腹膜…  相似文献   
7.
袁家天  郭肖陵  薛华 《四川医学》2002,23(10):1038-1039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马德公司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对128例腹股沟疝病人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理想的疝修补术,尤其实用于II、III、IV型腹股沟疝,以及并发肺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79岁.中下腹剧烈疼痛10b人院.疼痛呈阵发性,向右下肢放射.查体:腹部膨隆,全腹压痛,肠鸣音活跃.直肠指检:骨盆右前壁似可扪及肿块.腹部CT:小肠扩张见多数液气平面,盆部右侧闭孔外缘区见一囊状液体密度肿块影(图1).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该囊性肿块通过闭孔与腹腔内萎陷肠管相通(图2).诊断:肠梗阻,闭孔疝.急诊手术见:距回盲部约25 cm处有回肠嵌顿于右侧闭孔内,将嵌顿肠管复位后发现长约5 cm肠段已坏死.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  相似文献   
9.
患者 ,男 ,71岁 ,无明显诱因解鲜红色血便 ,与大便相混 ,近1个月每天 1~ 2次。门诊纤维结肠镜检未见占位病变 ,但升结肠内有新鲜血液 ,内镜下行凝血酶喷洒止血 ,术后仍解血便而收入院。查体 :贫血貌 ,腹部未扪及包块 ,血色素 74g/L ,大便潜血试验强阳性。再行纤维结肠镜检 ,入镜至末端回肠 3 0cm处 ,见末端回肠、升结肠及横结肠近端有较多血性液体 ,用生理盐水冲洗后见粘膜的毛细血管末端呈鱼刺状征及网状红斑 ,约5分钟后又见血液渗出并向四周扩散。故诊断为毛细血管扩张症。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 -) ,全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示回肠…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8岁,因右上腹隐痛1月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们及一边界不清、约7cm×5cm质韧包块,活动度差,有触痛。B超检查示胆囊内有2.2cm强回声团伴声影,囊底见2.2cm×2.4cm中低回声团块,呈蜂窝状改变。CT检查示胆囊窝区一低密度影,增强后呈不规则不均匀强化,其内见多数分隔,胆囊轮廓欠清,其颈部见一环状致密影。以“胆囊癌”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囊9cm×5cm×4cm大,被周围组织包裹,壁厚1.5cm,切面呈黄绿色实变。其颈部有一1.0cm之固醇结石。肝胆三角区见肿大融合之淋巴结。故在距胆囊床2.5cm处契形切除胆囊床肝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