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8篇
文化教育   9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及研究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为起步阶段。以体育振兴法的研究为契机,学者们开始关注体育与法的研靠,打破了以往“法不介入体育”的传统观念,日本体育法学开始兴起。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为快速发展期。学者们不仅关注体育法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并且开始探究体育法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中期到现在,为学科形成期。日本的体育法学已经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将体育法学提高到了“学”的水平。体育法学学科的性质、国民体育权利、体育事故与救济、职业体育与法、国际体育法5个方面是日本体育法学界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日本学校6种体育保险的考察,较全面地介绍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现状,指出了日本学校体育保险的3大特点,旨在对完善我国学校体育保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爱光 《体育科学》2002,22(2):25-27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本质特征,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而奥林匹克运动则是实施教育的有效手段。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离开教育,奥林匹克运动就会误入歧途,回归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社会资本主要观点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体育社团社会资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体育社团社会资本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有助于改善体育社团的经济状况;有助于培养体育社团的社会公信力;有助于体育社团获取有效信息;有助于提高体育社团的管理效率等。  相似文献   
5.
在对国内外关于体育法学概念的诸多观点进行批判性探讨的基础上,将体育法学定义为研究体育法和应用于体育的法及其体育法律现象的一门学问。体育法学概念的外延包括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固有体育法和存在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各相关领域中的法律现象。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体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有法律解释法、法社会学方法、法哲学方法、比较法学方法和判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Kung fu”,是中国武术在英语世界的代名词,更是全世界认同的中华文化标志性符号。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考据法对“Kung fu”一词的概念史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法国传教士钱德明于1779年首次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功夫”,并在著作中将“功夫”译作法语“Cong-fou”,含义是“一种道家医学治疗体系”;英国传教士师惟善于1869年开创性地使用了流行至今的“Kung fu”一词,并在中国武术语境下论述了“Kung fu”的内涵,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士、僧侣练习的一种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规范性健身操;英国传教士德贞于1870年至1895年间系统阐释了其对“Kung fu”的理解,认为“Kung fu”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内家功法;至1920年,英文纸媒已普遍将“Kung fu”一词与“中国武术”划上等号。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通过功夫电影迅速提升了“Kung fu”一词的普及,1976年国际权威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正式收录“Kung fu”一词,使其获得了语言学意义上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全球化与新世纪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身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首先对体育全球化话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这一复杂的对话语境中面临着多重的发展压力和机遇。其次,提出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多元对话语境中,只有对中国传统体育进行准确的文化定位,并在这一对话过程中积极创新,突出自身的文化身份,才能真正实现伟大的振兴。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萌芽和探索、快速发展、内涵发展3个阶段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历程;从办学院校数量、学校类型、地域分布,以及与其他4个体育本科专业的比较概述了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指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设置、实践教学3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并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世界体育强国和后奥运战略的大背景,从专业的拓展空间、专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及国际化视野3个方面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1995年9月28日到9月30日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召开了第2次筑波国际竞技教育学会。来自世界各国的31名学者和300名日本学者汇聚一堂,围绕竞技教育以及竞技哲学的诸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整个学会共分三个分科会,同时进行。通过这次学会,对寻求竞技教育实践中诸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对竞技教育、竞技哲学的学科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竞技运动应以人为本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现代竞技是以古奥林匹克竞技和英国户外竞技为基础,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在百余年的发展中,现代竞技逐渐形成了以现代奥运会为主要代表形式、以各民族传统竞技项目(主要指一些具有较强竞争性,能够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盛行的项目,如:英式橄榄球、相扑、武术等)为重要补充内容的一种全球化的、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推动现代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形式。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把其发展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它已经从赛场竞争这个小舞台走向了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功能的大舞台。同时它也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为人们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