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无锡市某塑业有限公司主要是生产酚醛树脂研究、开发生产为主的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盐份偏高,水质波动比较大,属于较难处理的高浓度有机废水。针对本废水特点,采用铁碳-芬顿-中和-水解酸化-UASB-PACT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可去除其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海拉尔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类型多样、成分复杂、基质致密,常规压裂因双翼对称主裂缝分布的局限,裂缝系统控制的泄流面积有限,增产效果差且产量递减速度快。借鉴国内外油藏改造体积的理念,以油藏为改造对象,优化设计不同的压裂工艺增加油藏改造体积,增加泄油面积,沟通更大的渗流区域来提高产量。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增加油藏改造体积的压裂增产工艺效果远高于常规压裂。  相似文献   
3.
特低渗透储层压裂液微观伤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评价压裂液性能,分析其对特低渗透储层的潜在损害原因及程度,对于压裂液的优选和提高压裂增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选用两种压裂液体系(植物胶、聚合物),3类不同渗透率(0.5×10-3 μm2左右、1.0×10-3 μm2左右、5.0×10-3 μm2左右)岩心,借助扫描电镜、X衍射、恒速压汞、核磁共振等先进实验技术手段,结合常规流动样比对实验,从总体伤害、黏土吸水膨胀与分散运移伤害、水锁伤害以及高分子物质吸附与固相颗粒堵塞伤害等几个方面,对特低渗透储层岩心压裂液伤害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实验,并对不同压裂液体系不同渗透率岩心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每种压裂液体系、每类渗透率岩心压裂液伤害的主要机理及其伤害差异;对伤害机理、引起伤害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两种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总体评价,从而为压裂液配方优选与改进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以某化工生产企业废水为例,采用水解酸化-UASB反应器-SBR工艺处理高浓度柠檬酸甘油酯生产废水.该工程设计规模为162 m3-d-1,进水COD高达18 000 mg·L-1.工程运行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生产柠檬酸甘油酯废水效果良好,出水COD小于300 mg·L-1,BOD5小于50 mg·L-1,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常规压裂以抑制天然裂缝形成的主裂缝为主,但由于双翼对称裂缝分布的局限,裂缝系统控制的泄流面积有限,造成压后初期效果显著、产量递减速度快问题。缝网压裂技术能使裂缝性储层产生足够长并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多方向起裂延伸的网状裂缝系统,控制的泄油面积将大幅度增加,充分发挥主裂缝和裂缝网络的增产优势。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缝网压裂对海拉尔油田布达特群组低渗透裂缝性储层的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某氧化铁红生产企业废气为例,介绍以湿法为主的氮氧化合物废气综合治理的工程实例。该工程设计规模为8 000 m3/h,进气氮氧化合物浓度高达25 000 mg/m3。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氮氧化合物废气效果良好,出气氮氧化合物小于200 mg/m3,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标准,同时每天能回收大量稀硝酸。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盆地的薄差储层越来越多。由于储层物性条件差,水力压裂技术便成为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必不可少的手段。针对薄差储层层多而薄,射孔跨度大的特点,为了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及压裂施工成功率,2009年在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进行了67口井限流压裂实验,增产效果明显。由此可见限流压裂是海拉尔盆地薄差储层挖潜改造的有效技术手段,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岩石力学参数是表征裂缝发育特征及指导压裂的关键参数,其求取方法主要有岩心实验测定和声成像测井两种,但获取成本较高、数据相对稀少.常规测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资料在各油气田开发区已被广泛录取,利用多元回归技术建立常规测井资料与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经过误差校正可以准确计算井眼岩石力学参数;再根据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和三维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特点,利用地球物理反演和三维建模技术建立研究区内岩石力学参数三维模型,可以预测井间岩石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