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煤炭液化技术产业化前景展望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阐明了煤炭液化产业化对平衡能源结构 ,解决石油短缺具有重要意义。认为我国煤炭液化产业化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已经可行 ,在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并指出了煤炭液化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的共沉淀反应的酸碱物质的量比(简称酸碱比)制备了一系列Cu Fe Mn/Zr复合氧化物合成低碳醇催化剂,对其CO加氢合成低碳醇的反应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采用ICP、XRD、BET、H_2-TP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 H值控制碱液的加入量的方式不可行,按照酸碱比进行共沉淀反应可大大提高制备重复性。在T=533K、P=5.0MPa、GHSV=4900h~(-1)、n(H_2)/n(CO)=1.77的条件下,酸碱比为1∶1~1∶1.1所制备的催化剂性能较好,尤其以酸碱比1∶1.1时的时空收率、总醇选择性最高,CO_2选择性最低。ICP结果表明,碱量不足可能使得Mn~(2+)仅能部分沉淀,从而影响催化剂性能;XRD研究表明,多组元的共沉淀反应制备的催化剂分散度较高,无明显晶型;BET结果表明,沉淀剂碱量越少,比表面越大,孔结构越丰富;TPR研究发现,制备时碱量的增多使得催化剂中Cu物种和Fe物种的还原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3.
舒歌平  史士东 《煤炭学报》1996,21(2):183-186
在对气化焦油加氢过程中脱氨和预热器的结焦难题的研究中发现,原料油中的多环芳香烃因具有碱性,是影响脱氮反应的主要因素,采用缓和条件下的预饱和加氢反应,能除去多环芳香烃,使原料油一次加氢精制达到符合加氢裂解原料的要求.在加氢催化剂和氢压的存在下,完成原料油的升温过程,破坏了原料油结焦的外部条件,有效地解决了预热过程的结焦难题.  相似文献   
4.
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世界首套工业规模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的最新运行情况,截止2010年6月30日,示范工程累计投煤运转5次,累计投煤时间达到4182 h,生产成品油和其他化工产品442653 t。各种数据表明,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从煤焦油中制取2,6—二烷基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舒歌平  陈鹏 《煤炭转化》1997,20(3):13-18
2,6-二烷基萘是新型高性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原料,本文对近几年从煤焦油中制以2,6-二烷基萘的各种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和积累神华处理能力为6000t/d的煤直接液化示范装置的操作经验,在6t/d的工艺开发装置(PDU)上分别进行了模拟催化剂、助催化荆硫供应减少或中断等异常情况下的操作预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供应量减少一半或助催化剂硫供应中断时,对煤直接液化操作的影响可以通过采取适当提高煤浆预热炉负荷的措施加以克服;尽管催化剂供应全部中断时可以维持装置操作,但对煤液化产品质量有较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7.
0 前言原联邦德国(以下称西德)从事煤的直接液化技术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中东石油危机以来,联邦政府和一些公司纷纷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开发煤液化技术,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开展煤液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较差,为了深入开展我国煤液化技术研究,学习外国先进技术,1983年国家科委与西德研技部正式签订协议:中方投资30万美  相似文献   
8.
煤炭直接液化起始溶剂油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炭直接液化过程中,用于配制煤浆的溶剂起者重要的作用,神华煤炭直接液化工艺采用了全加氢的供氢性溶剂。起始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BSU装置和PDU装置的运转结果表明,重油催化裂化回炼油芳烃抽提装置生产的重芳烃经过几次加氢处理后可以作为煤炭直接液化装置的起始溶剂。  相似文献   
9.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GC-TOF MS/FID),从分子水平上对煤直接液化循环溶剂中的芳烃组分进行了表征.TOF MS检测器在信噪比为200的条件下共检测到439个单体峰,FID检测器在信噪比为1000的条件下共检测到614个单体峰,芳烃组分的总含量为53.64%.将TOF MS...  相似文献   
10.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MS)鉴定了神华煤直接液化过程中供氢溶剂的主要组成结构.GC-MS检测出100多种化合物,结果表明:供氢溶剂主要由正构烷烃和芳烃化合物组成.芳烃化合物中以氢化芳烃为主,尤其是四氢萘系列含量最高,达18.19%.FT-ICR-MS结果显示,供氢溶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50,表明供氢溶剂主要由复杂的小分子化合物组成.负离子ESI(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FT-ICR-MS鉴定出了N1,N2,N1O1,N1O2,O1和O2等多种杂原子类型,正离子ESI FT-ICR-MS鉴定出了CH,N1,N1O1,O1和O2等杂原子类型.供氢溶剂中氢化芳烃化合物和三、四环含杂原子芳烃化合物响应最强,酚类化合物、碱性和非碱性N1类化合物相对丰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