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回收C_3~ 为目的,轻烃回收装置均设有脱乙烷塔,用来脱除液体中的C_1、C_2等轻组分。实践及(火用)分析表明,脱乙烷塔采用多股流进料优于单股流进料。  相似文献   
2.
王遇冬  王登海 《石油机械》2003,31(Z1):72-75
长庆气田第一、第二天然气净化厂采用常规的MDEA法脱硫工艺,脱硫装置主要包括吸收塔、汽提塔、闪蒸罐、贫/富液换热器、溶液循环泵及富液过滤器等设备。在简述天然气脱硫工艺流程后,着重介绍了上述主要设备的结构型式和材质。提出充分考虑腐蚀因素影响;吸收塔采用更好的塔板,降低塔径、壁厚;采用液力透平回收高压富液的一部分能量;在橇装式脱硫装置中采用结构紧凑的板式换热器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凝析油气综合利用现状及若干认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十几年来,我国陆续发现了一批凝析气藏。目前,我国的凝析油气资源大多已在开发、利用。本文概述了我国凝析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外对新型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的开发动向,其中包括水合物动力学抑制剂和防聚剂的开发、现场试验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集气站标准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工程设计是地面工程建设的关键,煤层气田"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技术是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段的集成创新。介绍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集气站的标准化设计,指出该标准化设计是根据煤层气田总工艺流程和地面工艺技术,并结合近4年来开发建设及现场运行情况所总结出的一套通用、标准、适用于该煤层气田集气站建设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文件,其核心是"四统一、一和谐",即:统一工艺流程、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单体安装尺寸,保持平面布置与当地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集气站功能统一,操作统一。依据标准化设计可提前对站场设备、材料进行规模化采购,方便预制和组配,确保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和安全,加快了沁水盆地煤层气田的建设步伐,对该煤层气田的其他区块和国内类似煤层气田的开发设计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靖边气田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气藏资源和地层能量迅速衰竭,为保证靖边气田稳产规模,研究试验了上、下古气藏气合采地面集输工艺,工艺主要采用了井下节流、单井中低压串接、井口不注醇、集气站大压比增压等技术。通过采用该工艺,技术难度大幅度降低,实现了中低压集气,降低了地面系统运行压力,同时地面投资大幅降低。该工艺技术的试验及实施,为苏东南20×108 m3/a上古气藏天然气,10×108 m3/a下古气藏天然气规划及靖边气田稳产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长庆气田靖边气区的原料天然气中,CO2 含量与H2S含量之比高达188.8。长庆气田处理该原料天然气的第三净化厂根据这一特点,选用了适合配方的MDEA配方溶液作为该厂的气体脱硫、脱碳溶液。文章介绍了脱硫脱碳装置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配方溶液将原料天然气中所含H2S与CO2 均脱至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含量以下,从而保证了外输天然气的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原油稳定对于减少原油在储存与运输中的蒸发损耗、回收利用C1-C5轻烃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采用何种稳定方法,在原油稳定的工艺计算中都离不开未稳定原油的平衡闪蒸计算。作者通过认真理解与消化,利用几种不同方法都可从引进的HYSIM软件计算到几乎完全一致的未稳定原油平衡闪蒸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苏里格气田天然气集输工艺技术的优化创新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苏里格气田是非均质性极强的致密岩性气藏,储层之间连通性极差,地质情况复杂,有效储层难以预测,具有低压、低渗、低产、低丰度等特点。针对该气田的“四低”特点,通过近5年的试验和技术改进,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苏里格气田特色的地面建设模式。为此,概要介绍了该气田地面建设中采用的“井下节流、井口不加热、不注醇、井间串接、带液计量、中低压集气、常温分离、二级增压、集中处理”等一系列新的集输工艺技术。实践证明,这些技术对该气田的开发和建设是适合的,从而为类似“四低”气田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1989年发现陕参1井至今,长庆气田经历了15年的勘探开发与地面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天然气120×108m3,主要输往北京、天津、西安、石家庄、银川及“西气东输”下游的上海、苏州、郑州等城市作为民用燃气,部分用于发电和化工原料(例如合成甲醇)等。文章根据长庆气田靖边、榆林、苏里格等气区中天然气生产规模、温度、压力、气体组成等特点,分别介绍了这些气区的天然气净化情况,其中着重介绍了靖边气区天然气净化中的脱硫脱碳、酸气处理和配套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