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钻井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红山嘴油田红浅1 井区砂砾岩稠油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砂砾岩稠油储层主要以粗粒度的砂砾岩为主,发育的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间孔隙,为中高孔、中高渗的孔隙式储层;宏观上,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的平面分布,微观上,成岩作用影响储层的纵向内部结构;由储层的含油性显示发现,扇三角洲沉积当中受牵引流改造的砂体,若其钙质胶结作用较弱并伴有局部溶蚀、微裂缝作用,其含油性明显。加强沉积相认识及成岩作用的研究,对后期开发部署井位的优选及开发技术适用性研究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克拉2气田泥岩隔层封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克拉2气田泥岩隔层是否被裂缝穿透的问题,在建立砂泥岩互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裂缝参数与应力应变的关系模拟出砂泥岩中的裂缝分布情况,研究裂缝在泥岩中的延伸能力,认为裂缝在泥岩中延伸的最大厚度为4 m. 据此,结合断层落差与泥岩隔层厚度的比较,将断层分为完全穿透型和部分穿透型两类,并对泥岩隔层的封闭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认为克拉2气田南部断层多为完全穿透型断层,北部断层多为部分穿透型断层。巴西盖组顶部泥岩隔层完全穿透型断层分布范围最大,库姆格列木群膏泥岩隔层部分穿透型断层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渗流能力差,油井普遍低产低效,如何提高单井产量是低渗透油藏面临的难题,因此为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有效手段,开展了混合水体积压裂新工艺试验,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增大了泄油面积,提高了单井产能,本文主要从该工艺特点、适用务件及实施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旨在进一步探索低渗透油藏提高单井产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方位密度、中子(ADN)成像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以海上某油田A18井为例,分3个方面(砂体边界几何属性和产状、岩性序列、古水流方向)阐述了该测井方法在储集层研究中的应用。最后通过该方法在海上该油田的实用情况,分析了该方法可以实现的目标和不能实现的目标,并指出该方法应加强与常规测井的结合来更精确地刻画砂体参数和沉积单元的序列。  相似文献   
5.
高分辨率倾角测井在砂岩储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军  王贵文 《测井技术》1995,19(5):352-357
讨论了倾角测井理论分辨率和现实分辨率。理论上纵向分辨率达毫米级别,最小为2mmp;利用岩心资料对沉积纹层的电导率响应进行分析,现实分辨率为厘米级别。在分析地下宏观和微观结构面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运用倾角测井长相关处理成果和微细处理成果进行沉积学分析的方法。利用两种倾角资料进行古水流分析、测井沉积相分析以及利用倾角资料对沙坝、河道砂体、三角洲砂体等特殊沉积体进行分析,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砂砾岩岩相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砾岩储层发育受岩性岩相控制,开展砂砾岩岩性岩相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丰富的测井资料识别岩相,对岩相类型及指示标志研究,岩心观察表明:玛北砂砾岩为扇三角洲沉积,发育5类亚相;不同亚相岩性及结构构造特征显著不同,可以作为岩相识别的标志。并建立了常规资料识别岩性的交会图版,FMI资料识别结构和构造的模板,利用该图版对玛北砂砾岩岩相进行了有效识别,将为砂砾岩地震储层预测提供标定。  相似文献   
7.
应用Hilbert Huang变换方法研究等时小层划分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层对比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其对比精度和准确性关系到是否能发现以前漏掉的一些储集层。为了提高小层对比精度,文中提出了应用Hilbert Huang变换方法提取等时小层的“三瞬”参数响应特征进行等时小层划分及对比的方法:首先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得出不同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IMF);然后根据区域等时小层边界标定的要求,对不同尺度大小的固有模态函数进行Hilbert变换,提取出反映等时小层边界特征的瞬时频率、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等(三瞬)参数;最后利用高分辨率剖面重建技术对瞬时频率进行重构,得到Hilbert谱。利用“三瞬”参数的周期旋回变化及Hilbert谱特征可标定小层的界面并在旋回的控制下进行等时小层对比。此法已在长庆油区应用,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库车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在地质研究、测井分析及岩石AE声发射实验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山前构造带现今地应力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库车坳陷现今地应力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南北向,根据岩石声发射初压应力响应曲线特征,该区现今最大主应力值在不同的部位和深度明显不一致.与深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通过与塔北隆起地应力测试结果对比,库车山前构造带地应力比塔北隆起区明显大.随深度变化的速率明显快。通过砂岩和泥岩中地应力的对比研究.泥岩比砂岩对地应力更敏感。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值与泥岩电阻率、声波时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而可以通过电阻率和声波时差来计算其她应力值。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体系域边界特征为划分依据,将研究区上石炭统至二叠系划分成3个沉积层序,并确定了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情况,明确了滨海沼泽、河流、三角洲、滨浅湖和滩坝等5种沉积体系的特征和展布,最后指出了有利的生储盖层发育层段和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10.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在层序地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应用地层倾角资料识别层序界面的方法:倾角矢量图法、累积倾角交汇图法和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在塔里木盆地TCL井使用这3种方法后的结果表明:用倾角矢量图法识别不整合面具有方便直观的优点,但其适用范围有局限性(不明显的不整合面不易识别);累积倾角交汇图法可以提高对倾角细微变化的分辨率,但在取样深度不均匀时容易产生假象;累积水平位移交汇图法弥补了累积倾角交汇图法的缺陷,但其适用条件权限于倾角较小的情况。3种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