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对地质特征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开发动态资料对新沟油田新一区开发规律、开发效果进行详细综合分析及评价,找出了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研究了新一区合理的开发层系、开发井网、生产压差及油井产能等具体问题,确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为区块综合调整和合理生产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江陵凹陷沙26井区利用GeoFrame等地震解释技术将钻井资料与三维地震资料结合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应用均方根振幅属性预测储层分布规律,并通过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区进行储层综合研究,利用钻井资料,总结归纳了该区的油层分布规律及油藏类型,依据研究成果,部署5口调整井,以改善沙26井区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开发工作成效显著,但在页岩气开发实践中,钻井泥浆漏失现象频现,低产低效井时有发生,分析认为这些问题与低序级断层密切相关。北美页岩气开发区构造简单,而涪陵焦石坝区块受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构造变形强、断裂复杂。与以往低序级断层的分析大多基于钻测井资料不同,提出了基于井-震、动-静结合研究思路,在综合利用三维地震、钻井、测井、试气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层位标定,水平切片、方差体、曲率等方法开展低序级断层的识别研究,为水平井部署与调整、钻井设计、压裂参数优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江汉油区异常复杂断块油藏钟市油田油藏精细描述的主要技术,包括构造精细解释、储层沉积微相、储层预测、储层物性参数解释模型及三维地质模型等研究方法及成果,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依据研究成果,部署12口调整井,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证实了该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通过对地震数据体各种属性数据的空间显示,进行断裂组合、河道砂体追踪,提高构造解释和圈闭形态描述的精度。该技术在新沟油田新二区初步应用,为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瞬时-频谱分析(ISA)是一种连续时-频分析技术,可提供一个地震道在各时间样品的频谱。ISA技术通过小波变换可以达到精确的时刻和频点,从而避免了常规傅立叶分析时出现的复杂时窗问题。该方法可以提高分辨率、改善地层特征的可视化、估算薄层厚度、压制噪声、改善频谱均衡和进行直接烃类显示等。  相似文献   
7.
拖市油田位于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内,断层发育,构造破碎,原三维地震资料质量差,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根据该区地质特点,在高精度地震资料采集基础上,采用处理、解释一体化研究思路,以解决地震资料成像和圈闭构造描述的难题,选择处理模块,以提高复杂断裂带的成像效果,建立复杂断裂带的地质模式,提高圈闭识别和描述精度,获得良好油气藏滚动勘探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