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情报所负责的全国石油物探情报信息交流会于1993年9月6日至10日在河北承德市召开这次会议的有总公司科技局、勘探局、情报所及各省、市、油田物探公司、石油地调处、石油院校、仪器制造厂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情报人员近70个单位代表参加。  相似文献   
2.
采用负载纳米银催化剂的橘皮炭在流化床装置中催化氧化含氰废水的试验,通过改变纳米银橘皮炭投加量、含氰废水的酸碱度以及反应过程中氧气量等条件,讨论了纳米银橘皮炭对含氰废水的处理效果;实验表明:在负载了纳米银催化剂后,含氰废水p H=8,且不断向流化床装置中通入空气来增加含氧量,纳米银橘皮炭投加量为1.0 g,恒温25℃的条件下催化氧化150 min,对模拟含氰废水中氰根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此条件下,处理时间短,处理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响应曲面法优化电化学耦合体系预处理焦化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焦化废水有机负荷高、生物抑制性强等特点,采用电化学耦合体系进行预处理研究。以原厂污泥制备污泥活性炭(AC)粒子电极,并表征其表面含有羟基、醚基、羰基、羧基等多种含氧官能团,有利于催化反应。考察阴极曝气对预处理的影响及降解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曝气有利于开环反应。基于Central-Composite响应曲面法考察外加电压、初始pH、曝气量、AC填充比等因素对预处理的单独影响及交互作用,并以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各因子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AC填充比 > 初始pH > 曝气量 > 外加电压,其中初始pH和曝气量的交互作用较显著。最佳运行条件为外加电压15 V,初始pH 5.8,曝气量12.4 ml·min-1,AC填充比50%,反应时间45 min,此时COD去除率达46.8%。废水COD由4700 mg·L-1降至2500 mg·L-1,色度去除率为50%,B/C由0.05增至0.37,可生化性明显提高,且能耗较低为0.971 kW·h·(kg COD)-1。研究表明,采用电化学技术能有效预处理焦化废水,并提高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焦化废水有机负荷高、生物抑制性强等特点,采用电化学耦合体系进行预处理研究。以原厂污泥制备污泥活性炭(AC)粒子电极,并表征其表面含有羟基、醚基、羰基、羧基等多种含氧官能团,有利于催化反应。考察阴极曝气对预处理的影响及降解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曝气有利于开环反应。基于Central-Composite响应曲面法考察外加电压、初始pH、曝气量、AC填充比等因素对预处理的单独影响及交互作用,并以COD去除率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各因子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AC填充比初始pH曝气量外加电压,其中初始pH和曝气量的交互作用较显著。最佳运行条件为外加电压15 V,初始pH 5.8,曝气量12.4 ml·min~(-1),AC填充比50%,反应时间45 min,此时COD去除率达46.8%。废水COD由4700 mg·L~(-1)降至2500 mg·L~(-1),色度去除率为50%,B/C由0.05增至0.37,可生化性明显提高,且能耗较低为0.971 kW·h·(kg COD)~(-1)。研究表明,采用电化学技术能有效预处理焦化废水,并提高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5.
以针状焦生产工艺所产生的含酚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树脂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效果以及树脂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骨架为苯乙烯系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该废水中酚类物质的吸附效果最好,同时还能有效去除其中的苯胺类物质; 60 m L的树脂能够处理850 m L废水,吸附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树脂经3次脱附-吸附实验后效果良好,可多次连续使用。这种方法工艺简单、经济高效、绿色环保,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某公司针状焦生产废水处理项目为例,首先通过复合气浮、蒸氨、离心萃取和树脂吸附预处理工艺,降低废水中特定污染物的浓度,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再采用A~2/O工艺进一步去除污染物,最终经过电絮凝工艺深度处理,出水达到并优于《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中间接排放标准,可作为针状焦熄焦水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7.
8.
讨论了一种在集群计算环境下将物体各个方向的表面片拼接起来形成物体完整表面的算法.通过采样计算出体素到每个表面片的最近距离,利用添加策略计算出每个体素的权重距离,再利用行进块算法抽取出物体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普通的PC集群上并行计算,可以大大减少建模的时间,特别是在大数据量时,加速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联萘酚生产废水是一种含高浓度亚铁离子、氯离子和有机物的强酸性废水,设计采用芬顿催化氧化-蒸发结晶(MVR)-生化处理-H_2O_2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废水处理量为0.6 m~3/h。处理后水中COD质量浓度由21 800 mg/L降低为35 mg/L,去除率为99.8%;BOD_5质量浓度由13 800 mg/L降低为7 mg/L,去除率为99.9%;挥发酚质量浓度由85 mg/L降低为0.1 mg/L,去除率为99.9%;氯离子质量浓度由12 200 mg/L降低为165 mg/L,去除率为98.6%;亚铁离子质量浓度由5 300 mg/L降低为0.2 mg/L,去除率为99.9%。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SL 368—2006《再生水水质标准》中的洗涤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电催化技术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仍受极板导电性和催化活性制约而无法广泛应用。本文在以掺杂锑的二氧化锡的钛网(Ti/SnO2-Sb)为底层、以掺杂铈的二氧化铅(PbO2-Ce)为顶层的二维结构之间插入良好导电性的非离子型高聚化合物聚吡咯(PPy),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Ti/SnO2-Sb/PPy/PbO2-Ce电极能够增加电流效率,提高催化活性。分别通过X射线衍射图谱、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来表征电极的结构、元素的化学状态和热稳定性,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测试电极的电化学表面行为。分析表明,铈的掺杂使极板羟基自由基(·OH)产生量有较大增幅;PPy中间层的插入增强了电极热稳定性,使电流效率提升至7.55%。电化学分析表明Ti/SnO2-Sb/PPy/PbO2-Ce电极具有较高的活性表面积和析氧电位。为使极板达到最佳应用条件,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一组预测优化参数:电流密度161.18A/m2,电解质浓度5.90g/L,极板间距1.58cm,初始pH为9.05。在最优条件下,对焦化废水的降解效率达到90.47%,能耗为0.787kW·h/g,并据此对可能得催化氧化原理提供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