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O2吞吐工艺操作参数的整体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ZY油田原油CO2吞吐的工艺过程,建立了CO2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CO2吞吐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对该井的CO2吞吐参数进行了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分析了CO2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等因素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CO2吞吐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计算表明用正交试验优选法得到的优化方案比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所得的优化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影响预交联凝胶颗粒性能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凝胶颗粒的基本特征、外观形态、粒径分布分析入手,研究了膨胀倍数及粘弹性等特征参数,评价了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预交联凝胶颗粒适宜于高矿化度的地层,对pH值无具体要求,长期热稳定性好。在95℃条件下考察两年和120℃条件下考察一年均未发现脱水现象。膨胀倍数在30-200倍,也可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膨胀倍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文东油田的开发状况,总结和评价了历年来的主要做法及效果,认识到文东油田水驱开发状况差,缺少开发的有效手段。论述了开展先导试验的必要性和关键技术,提出开展文13-128块逐层上返注水开发试验,研制了总体设计方案和第一试验层实施方案。通过两年来的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为深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多油层油田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文东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采油工艺现状,技术 睬用了一套井网,多套层系、强注强采、高速开采的逐层段上返开发的新思路,丰富了细分层系的概念,并选择试验区开展先导试验。  相似文献   
5.
文东深层低渗油藏成岩作用及成岩相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健  吴应川等 《河南石油》2000,14(5):5-7,14
文东深层低渗油藏成岩作用的研究,采用了普通薄片,扫描电镜,图象分析,压汞,X-衍射,有机质演化,物性变化等多方面的资料,通过对该区成岩作用类型,成岩演化序列,成岩作用与沉积微相模式,并作了成岩相模式平面展布方面的探索,希望对相关深层低渗异常高压油藏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模式的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很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研究,然后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再将注气前、后的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周期注入量、注气速度、焖井时间和生产速度等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适合于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的优选方案,并对第一周期生产指标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第二周期的周期注入量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关油井已不适合进行第二周期吞吐的结论,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非均质多油层油田逐层段上返注水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文东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采油工艺现状,在国内首次正式提出了一套井网、多套层系、强注强采、高速开采的逐层段上返开发的新思路,丰富了细分层系的概念,并选择试验区开展先导试验.试验取得了成功,其成果直接应用于文东油田的开发调整,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该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层间矛盾突出、剖面动用状况差、储量水驱动用程度低等问题,实现了用较少的钻井达到细分层系、加密井网、高速开采、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留油田CO2吞吐方案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文留油田的天然能量井长期能量低,产量低,通过室内注CO2吞吐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CO2吞吐的注气量、注气速度、焖井时间,以及单井采油量的研究,优化注气方案,为现场实施提供了最优化方案,为其他块注CO2吞吐提供了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小断块油藏CO2吞吐过程压力与含油饱和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小断块油藏CO2吞吐过程中压力和含油饱和度分布,选择了中原油田复杂小断块单元油藏上一口有代表性的低产能产油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建立了CO2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对周期注入量进行评价,然后对吞吐过程中每个阶段不同累计注入量情况下压力和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注CO2过程中,随着注入气量的增加,井周围地层中的压力上升,且距井越近上升的幅度越大.随地层压力上升,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很快下降,井底附近下降幅度最大,而CO2所波及的渗流区边界上,含油饱和度稍有上升.在焖井过程中,并底附近的CO2气体向地层远处扩散,能量传递到地层远处.地层原油饱和度仅略有回升.回采时能量不断的被消耗,逐渐的向边界波及.注入量较少的已经基本上消耗完了能量,各处压力基本相等.地层平均含油饱和度下降.油井附近的含油饱和度回升.  相似文献   
10.
WC54井区CO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WC54井区油藏单元目前处于低产、无法形成注采井组补充能量的开采状态,开展单井注CO2吞吐强化采油工艺措施,这是最为可行的增产提高采收率方法之一。为此,文章针对WC54井区油藏的地质开发特征,在对油井目前地层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基础上,通过CO2-油藏流体膨胀实验,确定CO2吞吐的驱替机理,再通过CO2吞吐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CO2吞吐增产原油的程度和时效性,并与WC211井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原油物性和注气时期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数值模拟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WC54井区油藏实施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方案设计,提供了系统的室内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