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长江河口局部区域内泥沙冲淤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2.
利用非结构网格模型FVCOM,对比分析了杭州湾北岸某围海工程各堤线方案对工程水域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结构网格潮流数学模型能较准确模拟复杂岸线强潮海湾的潮流;合理的围海工程堤线方案可有效减小围海工程对水域水动力、海床冲淤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基于FVCOM的非结构网格潮流数学模型对于复杂的岸线和工程围堤线的适应性较好,且可无限加密。研究结果为围海工程堤线方案的选择及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治江新思路,提出了长江河口治理必须坚持因势利导、人水和谐的指导思想和在保护中开发利用长江河口的一系列措施和建议,包括科学规划治导线、因势利导整治河道、以航道整治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和利用淡水资源、遵循自然规律有序开发滩涂资源、区分功能开发利用岸线、提高河口防洪(潮)能力、呵护河口生态环境等.  相似文献   
4.
三峡的运行使长江入海流量发生变化,从而对长江口的咸潮入侵及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的供水产生一定影响。本文收集了大量实测资料,对大通~徐六泾流量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法和数学模型计算等手段定量分析了三峡试运行期和今后正常运行期对入海流量及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10月至翌年4月,大通流量基本可代表入海流量;总体而言,2003-2008年三峡的运行对长江入海流量影响不大;三峡按照优化的调度方式运行后,在枯水年份的1-3月,入海流量将增加2000m3/s左右,有利于压制河口咸潮,但在上游来水特枯的情况下,长江口水源地最长连续不宜取水天数仍会超过10天,上海城市供水仍存在一定的隐忧。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北支水土资源开发综合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与北支整治的有关基本情况 1.长江口北支历史上曾是入海主泓,但自18世纪以来逐渐萎缩。1958年通海沙和江心沙围垦,以及1970年江心沙北汊的封堵,使北支的入流条件明显恶化,径流作用减弱,涨潮流作用不断增强,北支河段加速淤积,同时在枯水季向南支大量倒灌水、沙、盐。这不仅对南支下段河势稳定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对上海市的供水及沿江的国家重点企业用水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崇明东滩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是亚太地区迁徒鸟类或珍稀鸟类重要的中途停歇点和越冬栖息地.早期为促淤引种的互花米草由于适应当地环境,得以迅速扩张,已严重威胁到保护区内鸟类的栖息环境.根据王花米草的生长特点,提出了东滩环境改造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围堤、刈割、淹水、晒地、定植、调水.通过优化工程布局,可修复优化栖息地,营造出适合迁徒鸟类生活和觅食的生境.  相似文献   
7.
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临界流量确定及保障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的供水安全,并为流域的水资源规划提供依据,在对长江口咸潮入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上海市长江口各水源地的供水能力,明确了保障上海市长江口水源地供水安全分月控制临界流量的涵义和标准。根据陈行取水口实测资料采用统计模型,并结合多盐度数学模型的计算成果,综合分析确定了咸潮入侵期(10月至次年4月)各月的临界流量过程,并提出了长江口水源地咸潮控制监界流量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支为典型的喇叭型河口,涨潮流为优势流的水道。根据历年实测资料的分析,北支水道含氯度最大变化幅度为70~15500×10~(-6)。北支的三条港和青龙港测站,当大通流量小于10000 m~3/s时,长江径流对北支的盐水上溯影响很小,三条港和青龙港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高含氯度控制情况;当大通流量为10000~25000m~3/s时,长江径流的影响加强,北支含氯度随潮差变化的现象趋于明显;而当大通流量大于25000m~3/s时,北支水域基本处于淡水径流的控制下。长江枯季大潮期,由于北支的含  相似文献   
9.
10.
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中的浮泥研究及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徐建益  袁建忠 《泥沙研究》2001,7(3):74-80,F003
本文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对长江口浮泥研究的现状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长江口的浮泥特点,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船舶航行对浮泥层(淤泥)的影响,航槽回淤计算中对浮泥的处理、淤泥质航道适航水深的确定,长江口北槽形成浮泥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中的浮泥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