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金沙江全长3 300 km,自然落差达5 100 m,水能蕴藏量为1.12亿kW, 约占全国水能蕴藏总量的16%.据勘测,整个金沙江流域可开发电站757座,其中干流电站14座,装机容量超过1亿kW,水能丰富堪为世界之最.为开发金沙江丰富的水能资源,由中国三峡总公司开发的金沙江干流下段4个梯级电站的施工建设正紧张的进行.2005年8月初,金沙江流域发生了较大的洪水,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水电工程施工造成了一定影响和损失.分析了该次过程的天气系统、降雨情况、洪水过程、洪水组成,对水文气象预报人员如何提高预报水平,水库建成后如何充分利用金沙江水资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三峡水库蓄水期间城陵矶与长沙水位的关系,通过建立洞庭湖城陵矶站不同水位与湘江长沙站水位流量相关关系,分析城陵矶站对长沙水位的影响.根据MIKE11水动力学模型,分析计算枯水期长江干流宜昌站、湘江湘潭站不同来水条件下城陵矶、长沙水位及其相关关系,进而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期不同因素对长沙站水位的影响情况,认为在2008...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的调洪运用对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的影响,采用成熟的预报模型对2010年7月中下旬长江上游地区发生的大洪水过程进行还原计算,分析了三峡水库的拦洪削峰作用。结果表明,洪水过程中,通过对三峡水库的合理调度,有效降低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各站水位,其中宜昌-沙市河段水位降低约2.5 m,城陵矶-汉口河段水位降低约1.0 m,九江-大通河段水位降低0.3~0.5 m,沙市水位降到警戒水位以下,缓解了荆江河段和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压力,缩短了监利-汉口河段各站超警戒水位时间。  相似文献   
4.
瀑布沟水库的防洪库容、汛限水位以及防洪任务较设计阶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充分发挥瀑布沟水库的综合效益,有必要对水库的防洪调度方式进行优化。本文以分析防洪任务、复核防洪现状、划分防洪库容、拟定防洪调度方式为研究思路,分析计算下游安全泄量;采用区间峰值补偿的方法计算分配防洪库容;根据各段防洪库容的任务优化拟定相应的防洪调度方式。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防洪调度方式在保障水库完成防洪任务的前提下,能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中下旬,汉江上游发生两次较大洪水,安康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大入库洪水,丹江口水库发生建库以来第2大入库洪水。在本次洪水过程中,采用水文气象耦合技术方案进行洪水预报,提高了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的精度、延长了预见期。根据水雨情预报成果,制定了丹江口水库预报调度方案,并经长江防总批准实施,取得了既没有使丹江口水库承担过度防洪风险,又避免了下游杜家台分洪区分洪的“双赢”成效。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9年8月长江上游发生的较大洪水(简称“09.8”长江上游洪水),为减轻荆江河段及荆南四河的防洪压力,控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实施削峰调度。通过还原计算,分析了防洪调度对荆江及城陵矶河段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次拦洪调度的三峡水库最高库水位达152.89 m,沙市、城陵矶水位均在设防水位以下,避免了荆江河段高洪水位,降低了防汛响应级别,减少了中下游防汛成本支出,同时增加了5.3亿kW·h的发电量,取得了较大的防洪与发电效益,是三峡水库建成以来首次大规模防洪调度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水文资料短缺条件下,编制舟曲堰塞湖除险应急水文预报方案的方法,方案编制流程及方案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基本经验方法的API模型和合成流量法,因其结果简单,参数易于率定与获得,且可以随时根据水文信息进行调整,在舟曲应急预报中获得了成功应用。此外,预报员的预报经验对预报的准确性也很重要。此次在资料缺乏地区进行的精度较高的水文预报,为舟曲堰塞湖除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长江上游秋季异常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长江上游除嘉陵江外,干支流均发生的同期异常洪水,主要从雨情、水情的发展过程和特征等方面对此次秋季异常洪水进行阐述。其雨情呈现出降雨持续,落区集中,降雨强度大,暴雨笼罩面积大的特点;水情呈现出洪水发生时间较晚,洪峰峰值高、量级大的特点。重点对导致本次洪水发生的暴雨成因、气候背景以及洪水组成重现期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偏北是导致此次秋季异常降水的最明显气候因素,造成此次长江上游秋季洪水宜昌相应洪峰约为100 a一遇。  相似文献   
9.
“长江2017年第1号洪水”为长江中游区域性大洪水,面对严峻的防洪形势,长江上中游水库群实施联合防洪调度,三峡水库出库流量由27 300 m3/s逐步减至8 000 m3/s,为有史以来最大幅度补偿调度,确保了莲花塘站水位不超过分洪水位。在此期间,莲花塘站洪水预报是决定水库群联合调度启用时机及调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介绍莲花塘站洪水预报方法,分析了2017年长江第1号洪水中莲花塘站洪水预报的成果及误差成因,总结了莲花塘站洪水预报的关键点及难点,从而进一步为防汛决策提供更有力更科学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荆江三口是长江干流分流至洞庭湖以减轻荆江河段防洪压力的重要洪道。2017年长江1号洪水期间,荆江三口出现历史罕见的江湖逆流现象。为探明三口逆流现象成因并揭示其在江湖防洪中的作用,基于大量原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60 a来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主要洪水期间的分流情况,并通过分析2017年三口逆流期间主要口门控制站的来水情况、水位演进过程、洪道沿程比降及同期三峡水库调蓄操作,明确了发生三口逆流的充要条件。研究成果能够为科学调度长江中上游水库群、有效缓解洞庭湖区的防洪压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