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定量观察正常人瞳孔对光反射。方法:以瞳孔孔径动态变化测量分析装置连续摄录并且分析127名正常人瞳孔直径,分析不同年龄的瞳孔对光反射的变化;结果:不同年龄组的瞳孔对光反射的瞳孔收缩速率和收缩时间不同,年龄越大,瞳孔收缩速率越慢。年龄越小,瞳孔收缩时问越短。结论:瞳孔孔径动态变化测量分析装置能较好地定量检测人瞳孔对光反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减少痴呆患者住院期间意外发生率。方法:通过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等意外危险因素常规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和重点防护对象,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管理上建立报告制度并制订安全防护措施,分析薄弱环节落实持续改进。结果:实施意外防范护理后意外发生率比实施前降低,x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意外防范护理能有效地减少老年痴呆的意外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老年常见病的现状和分布特点。方法:对广州市老人院病案室1992—2002年住院及门诊病历分两个时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2—2002年总人住老人1568人次,总患病率为97.45%。其中1992—1998年在院老年人中按系统分类前几位疾病顺序是:呼吸系统(27.51%)、神经系统(26.12%)、心血管系统(21.75%)、运动系统(11.69%)、内分泌及消化系统(7.32%)、泌尿系统(2.62%)、其它(0.77%)。1998—2002年在院老年人中按系统分类前几位疾病顺序是:心血管系统(30.32%)、神经系统(20.98%),呼吸系统(20.21%)、内分泌及消化系统(12.25%)、运动系统(8.12%)、泌尿系统(3.32%)、其它(1.82%)。结论:住院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构成比在发生变化,加强老年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人群的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将96例老年人按空腹静脉血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其中有一项异常者作为入选对象,同时选取96例血脂正常的老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血脂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中任何一项异常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无显著的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脑血管病发生差异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异常是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为了减少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防治高脂血症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6.
偏瘫患者不同时期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中期介入神经康复治疗,探讨其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6例经过CT或MRI确诊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卒中后康复介入时期分为早期组(病程小于1个月)、中期组(病程大于3个月小于6个月),于康复治疗介入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时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早期组、中期组ADL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早期康复组不论是康复治疗2个月、4个月时ADL评分较中期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治疗能够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养老机构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发生、应对方法了解,从而找出应对痴呆激越行为技巧。方法:根据临床医生临床诊断为痴呆患者,全部采用CMAI量表评估发现痴呆患者存在激越行为,根据国内常用应对痴呆激越行为技巧和我院十多年应对痴呆激越行为经验,采用访谈、会议、问卷等方法了解照顾者对痴呆激越行为处理效果、遇到棘手问题以及对照顾痴呆患者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痴呆患者激越行为发生率高达77.65%,主要是身体非攻击行为(占激越行为65.96%),但使照顾者感到最苦恼的是身体攻击行为。照顾者处理痴呆激越行为76.6%是有效的,但100%照顾者希望得到痴呆相关知识和应对痴呆激越行为技巧的培训。结论:痴呆激越行为发生率高,应对痴呆激越行为需要一定的技巧,技巧的灵活应用则需要掌握痴呆相关知识,环境和外界因素对痴呆激越行为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25-35诱导的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凋亡过程中核因子кB(nuclear factor кB,NF-кB)的活化与蛋白激酶B(Akt)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并分析在此过程中Akt、GSK-3β以及NF-кB的活性变化.在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分别阻断Akt通路和GSK-3β通路,测定细胞活性以及Akt、GSK-3β、NF-кB的关系.结果 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凋亡率与Aβ(25-35)的用量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用0、5、10、20、40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48 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01±0.03)%、(3.08±0.03)%、(25.32±0.76)%、(42.88±0.60)%、(60.85±2.39)%.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NF-кB被激活,而Akt、GSK-3β的活性则均受到抑制.用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抑制Akt的活性可引起NF-кB活性的下降.GSK-3β活性上升.用GSK-3β的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LiC1)抑制其活性,则NF-кB活性同样下降.而对Akt的活性无显著影响.结论 Akt和GSK-3β都是NF-кB的上游调节因子,他们共同调控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过程中NF-кB的活化.这些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并对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神经心理学的特点. 方法 对42例MCI患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检查,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语言流畅性测验(RVR)、韦氏智力测验(WAIS-RC)[包括数字广度测验(DS)、积木测验(BD)、相似性测验]、韦氏记忆测验(WMS-R)(包括逻辑记忆、联想学习、视觉再认、图片回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比较2组患者上述量表评分和MMSE、MoCA量表各亚项评分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者比较,MCI患者MMSE、MoCA总分和RVR、WAIS-RC、WMS-R分测验,MoCA量表各亚项(地点定向力除外),MMSE量表中计算与注意、延迟回忆两亚项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I患者不仅记忆受损,其计算与注意力、命名、视空间结构能力、执行功能也可受损,尤以延迟回忆、计算与注意力受损明显.MoCA涵盖了重要的认知领域,能较全面评估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延胡索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是否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下调fas基因的表达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采用TUNEL法和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fas基因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心肌仅偶见细胞凋亡发生,模型组可见大量胞核呈深浅不一棕褐色的凋亡细胞,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中、低剂量预处理组凋亡心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P<0.05);而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剂量组预处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假手术组极少数心肌细胞Fas基因蛋白表达阳性;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Fas基因蛋白表达明显加强,心肌细胞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预处理组和延胡索碱高剂量组预处理组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剂量组延胡索碱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效应相似,均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时凋亡心肌细胞数量和Fas蛋白阳性表达指数(PEI),降低心肌细胞凋亡和拮抗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