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ADR—4000型B超的存贮器主电源,输出电流在10安培以上,主机系统对其输出电压的稳定度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上述条件,主机系统就会自动跳闸断电,该电路使用的调整管MJ11011,如图1中的Q_3所示,是个关键部件,本机为此调整管配有强冷电风扇.据查阅手册,MJ11011系美国产200瓦特,30安培的大功率晶体管,其体积很小,国内无该管出售,也无现成的产品可替换.  相似文献   
2.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测定在鼻咽癌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否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并作为鼻咽癌诊断与分期检测的指标。方法:对88例鼻咽癌患者和60例鼻咽颈部良性病变及73例正常人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定量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与鼻咽颈部良性病变、正常人比较和鼻咽癌临床各期比较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可作为鼻咽癌的发现诊断和临床分期简便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否作为鼻咽癌的肿瘤标志物,并作为鼻咽癌诊断与分期检测的指标。方法对88例鼻咽癌患者和60例鼻咽颈部良性病变及73例正常人进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定量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与鼻咽颈部良性病变、正常人比较和鼻咽癌临床各期比较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可作为鼻咽癌的发现诊断和临床分期简便可靠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亚急性期(伤后4d~3周)病情恶化的治疗体会。方法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共173例,其中在亚急性期发生病情恶化的患者共31例。25例在病情恶化后接受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良好2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大多数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亚急性期病情相对平稳,但部分患者可发生病情恶化;对双额叶脑挫裂伤应保持高度警惕,细致观察病情,动态监测颅内压和CT,及时手术是降低致残率或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大基底节区血肿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手术方法清除28例巨大基底节区血肿。结果22例血肿基本清除,6例大部清除或继发出血。按出院时GOS评分,预后良好3例,中残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5例。结论采用改良的去骨瓣减压手术方法能明显增加术野显露,便于止血与清除血肿,防止深部脑结构损伤,可提高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的手术效果。方法 21例PHFS患者均采用MVD治疗,术中显露面神经出脑干区,明确责任血管后,将Teflon棉垫于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以解除责任血管对面神经出脑干区的压迫。结果本组最常见的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占42.9%。术后3月,总体治愈率为95.2%。术后出现可逆性面神经麻痹1例,听力减退1例。结论 MVD治疗PHFS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娴熟的显微操作技巧、准确地识别责任血管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血管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院肿瘤科自1982年至1994年共收治鼻咽癌患者974例。现对其中的648例经我科或地市级以上医院鼻咽活检病理确诊的初次住院的鼻咽癌患者,就其延误诊治的状况调查叙述如下:经鼻咽部活检病理确诊的初次住院的鼻咽癌患者648例,按鼻咽癌诊断及分期标准确诊、分期。其中男性473例,女性175例,男女之比为2.7:1。年龄最大74岁,最小20岁,中位年龄45.7岁,其中30岁—59岁544例,占84%。入院时临床分期:Ⅰ期9例(1.39%),Ⅱ期72例(11.1%),Ⅲ、Ⅳ期567例(87.5%)。首发症状:单纯颈部肿块244例(37.7%),鼻腔症状(鼻塞、涕血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卫勤保障纪实 中国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古今中外曾有许多游人反复描写过它的荒凉。然而,就在它边缘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却创造了许多震惊世界的奇迹。从1999年春天开始,中国航天人又在这里向外层空间展开了新的攀登。 11月20日,中国“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一举成功。这是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是中国航天发射技术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航天人向新世纪献上的一份厚礼! 在庞大的试验队伍里,中心组织的医护人员成为其中的一支强大的力量。在测试厂房,在计算机中心,在试验点号,到处可以看到白医战士的身影,为了试验任务的顺利进行,他们竭智尽力,不畏劳苦,为参试人员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 ,但疗效仍不满意 ,若在放射治疗前即可准确评估预后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则可能提高疗效。放射治疗前细胞增殖和凋亡与肿瘤治疗预后有关 ,为此笔者研究了细胞增殖和凋亡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预后价值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及临床资料 :1988年 10月至 1995年 11月本校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收治的鼻咽癌患者 2 98例 ,均行根治性放射治疗。采用60 Co耳前野照射 ,2Gy/次 ,5次 /周 ,总量DT6 0~ 70Gy ,6~ 7周完成。 2 98例中选择鼻咽癌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年龄相同或…  相似文献   
10.
我市是鼻咽癌高发区,寻找早期诊断鼻咽癌的方法是研究工作的重点。目前鼻咽癌诊断方法是检测抗EB病毒壳抗原的IgA抗体VCA-IgA,虽然该检测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本研究将血清肿瘤标志物酸溶性蛋白和唾液酸与EBVCA-IgA作联合检测,通过联合检测提高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