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磁共振测井中,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对T2谱反演及后续地层解释评价过程有重要影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信号与噪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性较强的经验模态分解( EMD)算法对核磁共振测井原始数据作消噪处理。结果表明,采用该滤波算法,实验室回波数据信噪比由22 dB提高到46 dB,标准油井回波数据信噪比由11 dB提高到31 dB,反演得到的T2分布更加精确,多次重复测量中孔隙度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测井地面系统测试的需要,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结合FPGA对命令和数据通道的编解码,实现了便携方便的地面自检系统。文中重点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流程。通过实际应用表明,本系统稳定可靠,可以方便地检测地面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核磁测井技术在得到广泛使用的同时,测量模式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就核磁测井仪器的重油采集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分析,该采集模式的G·TE分布适合进行稠油样品的测量,也适合进行D-T2谱的反演。本文建立了针对核磁共振重油测量模式的D-T2二维反演分析方法,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在实验室刻度桶模拟测井中得到很好的水信号,初步证明该方法的准确性。通过渤海实际井测量案例分析再次证明了重油采集模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利用GSM网络资源.由单片机系统做下位机的基于TC35模块的油井生产自动化计量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上位机、下位机的设计开发过程及软硬件结构.为浅海油田计量自动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测控方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一种核磁共振测井微弱信号接收链路电路的设计,首先给出整个接收链路的设计思路,然后从各部分入手详细分析每个部分的具体功能与实现,最后对接收链路中前放电路噪声水平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6.
核磁共振测井中实际接收到的信号十分微弱,为能够有效地提取回波信号,该文提出一种微弱信号接收链路的设计方案,并辅以隔离与泄放电路以确保接收链路在探头高压发射与低压接收中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微弱信号的预处理,且在最后对该接收链路噪声水平进行分析与实际测试.目前该接收链路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井下仪器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仪脉冲序列发生器电路进行了研究与设计,采用DSP+FPGA+DDS的硬件设计结构,成功实现了二维核磁共振测井仪所需要的DE脉冲序列和各种控制信号。实验室高温试验结果表明,本电路产生的脉冲序列时间控制精度高、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配置适应各种不同测井模式需要,具有结构简单,工作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基于LabView的核磁共振测井仪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介绍,其中具体介绍了基于Labview事件队列状态机的软件实现,并对测试软件的功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测试系统的功用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测井仪常用于勘探深层地底下的油气资源分布,面临着高温的作业环境,其内部的电子器件在高温下往往失效烧毁。因此,石油行业需要对测井仪进行热管理设计。以往研究大多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测井仪的热管理效果,难以获得影响测井仪内部电子器件温度的关键因素。文章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得到测井仪热管理系统的温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对比,仿真的最大误差不超过 5%,说明模型比较准确。随后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相变材料质量、电子器件功率和井下环境温度对电子器件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变材料质量与电子器件温度呈负相关,电子器件功率与电子器件温度呈正相关,而井下环境温度对电子器件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核磁共振测井仪器研发初期阶段建立电路研发工程师、软件设计工程师和后处理解释软件设计师三方之间的设计交流,同时也为了搭建在仪器初始研发阶段与地面系统进行联合调试的平台,本文提出一种核磁共振测井仪模拟测试盒设计。通过该测试盒可以模拟井下仪器的工作状态与数据传输机制,验证地面测试系统的性能,有利于地面软件的前期编制,大大地缩短了仪器研制进程。该测试盒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并应用于实际的地面核磁软件的测试应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