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星星 《美食》2004,(3):20-21
民俗相传的“端午景”又叫“端阳景”,指端午节的种种节日点缀,如把菖蒲和艾蒿插在瓶里或挂在门头上、在小孩子臂上第彩色“百索儿”以驱邪避凶。同时,在我国的淮扬菜系中有一道菜也叫“端阳景”  相似文献   
2.
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今天,许多粗菜早就端不上台面了。但前不久笔者却在一家饭店品尝到一道风味独特的粗菜。这道菜以猪耳朵为原料,当然不是将整只“肉蒲扇”扔在餐桌上,而是颇费了一番刀工,把猪耳朵切成细丝,每一丝都带有那么一顶点软骨,同时调料也配得极好。用筷子夹起三两丝来,放在嘴里一嚼,便禁不住口角生津,让你越嚼越香,越嚼越想嚼。这道粗菜细吃的佳肴,被美其名曰“香茜顺风”。  相似文献   
3.
海星星 《美食》2008,(1):44-44
“铁公鸡”是老舍先生赠给山东省聊城“魏氏熏鸡”的美称。1935年,住在青岛的著名教授肖涤非收到一位在聊城任教的朋友寄来的包裹。打开一看,是四只煮熟了的整鸡。这几只鸡瘦骨嶙峋、黑乎乎干巴巴的,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一经切开装在盘中,就不再那么黑那么瘦了,色泽光亮且香味扑鼻。  相似文献   
4.
餐花随笔     
鲜花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然而有的鲜花不仅可供观赏,还可以吃,南瓜花便是其中的一种。那些新鲜的、清晨刚摘下来的南瓜花,花瓣舒展,花色艳丽,甘甜芳香,用来炒食或做汤都很适宜。有趣的是那些追花的蜜蜂,它们一见到鲜灵灵的南瓜花就不肯罢手,跟着菜农从地里一直追到菜市场来了。看着它们在花前飞舞、在花蕊里忙碌的样子,我真不忍心把花买走,总想让这些小小的精灵将花中的花粉采完。有一回,我买了两串南瓜花回来,不想竟引来了七八只蜜蜂,它们的执着确实让我叹服,不就是一点点酿蜜的花粉吗﹖它们竟把一切危险都置之脑后了。我生怕…  相似文献   
5.
荷叶八宝饭     
海星星 《美食》2002,(5):40-40
  相似文献   
6.
我偏爱吃小吃,如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而到外地出差或旅游,我也总是爱寻找当地的风味小吃来一饱口福。 去年金秋时节,我因公到了扬州。因扬州的朋友知道我每到一地总是爱找当地的特色小吃品尝,故特意带我到得胜桥“富春茶社”品尝扬州风味小吃。 “富春茶社”,是扬州风味小吃店中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字号。店内所售的传统名点“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和“翡翠烧卖”早已蜚声海内外,被人们誉为“扬州三绝”。其它的细点,品种之多,花色之巧,皆令我眼花缭乱,惊叹不已。不过,令我食之难忘的却不只这些,应该说最难忘的还数“蟹…  相似文献   
7.
四喜丸子     
在我国许鑫地方的婚宴上,常常回以见到一款名叫“四喜丸子”的菜青。此菜据说最早流行于唐朝。相传唐玄宗时,朝廷开科大考,各地学子纷纷赴京应试。在这些考生中,有一个衣着寒酸的青年竟然中了头榜。皇帝亲自召见他,方知他名叫张九龄,自幼刻苦勤奋,饱读诗书,因为最近家乡遭了大水,在逃亡途中又与父母离散了,故只身来京报考应试。皇帝见张九龄颇有才气,甚是喜爱,遂将女儿许配给地。举行婚礼那天,正巧张九龄的父母为录找儿子来到京城,合家团聚,喜上加喜,张九龄更是喜上眉梢。于是命厨师做些吉利的菜肴表示庆贺。聪明的厨师急中…  相似文献   
8.
碗边闲话     
海星星 《美食》2005,(2):62-63
音乐于我,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一种依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音乐陪伴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美食于我,同样是一种依赖,无论食物贵贱。只要能够勾起贪心的食欲,我马上就会狂奔而去。虽然二属于不同的境界,但这两种依赖如果可以交织在一起,那么,人生的美妙就可以尽情地享受了。  相似文献   
9.
漓江品螺     
去年暑假,学校组织老师们到桂林去旅游。游漓江时,沿岸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似有人在船中坐,船在画中游的感觉。 途中听导游小姐说要在船上吃一顿午饭,同行的老师门无不欢呼雀跃,大喜过望,因为在此佳景中用餐,肯定别有风味。 点菜时,导游小姐说:田螺菜是桂林的名菜之一,游漓江不能不品。还说:只要一品,就保准您一辈子都忘不了。关于螺,笔者也略知一二,因为《桂林自助游》一书中就有文字介绍,但对“保准一辈子忘不了”之说,我则持怀疑态度。为了验证导游小姐这句话的“可信度”,我们听从她的安排,啥也不吃,只吃螺。于是,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