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观察汉坦病毒的基本形貌,分别对用戊二醛固定的Vero—E6细胞和用汉坦病毒感染过的Vero—E6细胞进行成像,在原子级或纳米级水平上观测病毒感染后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将病毒直接滴加到云母片上自然风干后进行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毒的结构大小;用0.5%~2.0%浓度的戊二醛固定细胞,通过成像发现,固定液浓度高时虽然成像质量较好,但对细胞的损伤较大,降低固定液浓度,细胞的形态接近于生理状态,成像质量良好;用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合适的戊二醛浓度固定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病毒感染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发现其形态的变化与病毒感染的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挑选定标集的方法-偏最小二乘留一交叉验证法。方法以玉米为例,通过对玉米中水分含量的实际建模与外部验证,根据主成分数、相关系数、预测均方根差以及相对分析误差(ratio of performance to standard deviate,RPD)等因素,综合比较4种定标集挑选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偏最小二乘留一交叉验证法结合样品和光谱性质,在保持原始样品覆盖范围的基础上,挑选出的定标集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低的模型复杂程度、较高的验证相关系数以及较高的RPD值。结论该方法既克服了随机挑选法存在的样品代表性不足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含量梯度法和计算机识别法只考虑样品或者光谱的单一性质的不足,同时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等优点,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筛选样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分析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痕量物质的快速、超灵敏、高通量检测需求不断增多。其中,以巯基-金为基础构建的自组装单层膜分析技术作为超灵敏检测分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形成自组装膜方便、分析响应迅速、易于和其他分析方法联合使用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对巯基-金自组装单层膜原理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在生物分析测试中的应用进行分类总结,同时对应用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和改进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从原理、应用、缺陷到改进方法的总结,对未来巯基-金自组装单层膜的设计和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LED激发光源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食品和生化检测中常见的荧光物质4-甲基伞形酮(4-MU)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荧光分析法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方法,并以LED作为激发光源,设计了便携式高灵敏度的荧光物质快速检测系统,并给出电路实现.对系统与多功能酶标仪进行了对比标定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线性度为0.997,检测误差小于1.5%,响应时间小于0.5s,这对于食品和生化荧光物质检测设备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拉曼光谱技术因其高灵敏、非标记以及指纹分子识别等优势,成为近年来肿瘤精准诊断领域重点关注的技术之一。该技术可借助于表型检测实现病理学诊断,从而为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及肿瘤患者治疗手段的选择提供有力参考。针对当前拉曼光谱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