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报告腹部离心性脂肪营养不良1例。患儿女,10岁,右下腹、外阴萎缩5年,无明显自觉症状。皮肤科情况:右下腹、右侧会阴、阴唇部可见境界清楚的萎缩性斑片,萎缩凹陷区皮下血管清晰可见。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胶原纤维减少,真皮血管扩张充血,浅层血管周围稀疏淋巴组织细胞浸润,皮下脂肪层、脂肪细胞呈团块状,少许坏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肿胀性红斑狼疮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8-2010年确诊的4例肿胀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4例均具有肿胀性红斑狼疮的表现,在面部曝光部位发生肿胀性红斑,有光敏并日晒后加重.红斑狼疮免疫学指标多为阴性.组织病理检查:真皮网状层黏蛋白沉积,阿新蓝染色阳性.4例均应用羟氯喹200 mg,每日2次口服治疗.用药6个月至1年,有明显疗效,正在随访中.结论 肿胀性红斑狼疮是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的一个亚型,提高对肿胀性红斑狼疮的认识,有助于减少误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3岁.因躯干及四肢反复出现皮损伴发热、淋巴结增大1年余,加重1周,于2008年1月就诊.患者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左肘关节伸侧出现一皮下结节,约一元硬币大,压痛明显,伴有发热,体温波动于39~40℃.继而左手背出现3枚花生米大类似结节,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处淋巴结增大.在某医院就诊,手术切除手背结节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皮肤纤维瘤,予青霉素、甲硝唑(灭滴灵)等静脉滴注后,左肘部皮下结节渐缩小,体温下降,波动于38℃左右.  相似文献   
4.
性病门诊192例就诊者宫颈拭子HP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女性宫颈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防治方面的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192名女性宫颈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192例女性宫颈拭子HPV阳性96例,阳性率50%;高危型HPV(16/18)54例,阳性率28.1%;低危型HPV(6/11)42例,阳性率21.9%.结论:HPVDNA检测有利于宫颈癌的防治,是宫颈癌普查值得推荐的初筛试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ELISA方法在检测性病门诊患者标本沙眼衣原体的意义。方法:收集本中心1999年~2003年性病门诊患者共4179例尿道或宫颈拭子标本,进行衣原体抗原酶免疫(ELISA)测定法检测。结果:4179例患者,沙眼衣原体检出率11.0%,其中男性检出率9.2%,女性检出率14.1%。高于快速胶体金法的5.75%,高于细胞培养法的6.33%,低于荧光PCR法27.1%,结论:ELISA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具有操作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在性病门诊中是值得推荐的一种可行有效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黑踵病1例     
黑踵病(Black Heel)又称足跟瘀斑,为发生于足跟部群集的皮下出血性黑色小斑点,该病本身无大碍,但皮损不典型时易被误诊为黑素瘤、疣.近期我们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1岁.因发现右足根缘褐黑黄点、黑斑1年就诊.1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左足根缘一块褐黑点、黑斑,无自觉症状,无破溃及渗液.自述在该部位发现褐黑点前从未发现过色素性改变,否认有外伤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患者喜好羽毛球运动,每周3次,每次2至3小时,累计近10年.  相似文献   
7.
糠秕孢子菌感染有关的皮肤垢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39岁,双手皮肤呈灰褐色污垢样色素性皮损长达4年,不痒不痛,夏季症状加重,冬季减轻,曾到多间医院治疗,诊断用药不详,久治无效,于2000年6月到我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0岁,农民,全身出现角化性丘疹及疣状物,不痛不痒3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不明原因面部和胸背出现多个小的疣状丘疹,散在分布无明显不适,以后皮疹慢慢增多,部分开始变大增粗,表面呈疣状,有些表面出现角化增厚,在头面、臀沟处出现大的菜花状的增生物,胸背部广泛性的毛囊角化性丘疹.  相似文献   
9.
粘液水肿性苔藓是一种结缔组织代谢异常而引起的皮肤病,临床罕见。其特征是临床出现无症状的局限性苔藓样丘疹、斑块或全身性硬皮病样改变,病理检查在真皮有成纤维细胞增殖、酸性粘蛋白过度沉积。该病病因未明,临床治疗困难,但预后良好。我们近期成功诊治1例患者,现作报道,并复习文献综述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供临床诊治参考。  相似文献   
10.
疣状肢端角化症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散发。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类似扁平疣的皮肤色或暗红褐色扁平丘疹,好发于手足背,一般无自觉症状。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呈乳头瘤样增生,部分表皮呈塔尖样局限性隆起,增生的表皮基底平齐。现遇一例散发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