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和营销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企业在迎接新的市场发展机遇的同时又要面临巨大的挑战.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就需要及时在市场营销策略上进行转变.文中,笔者从网络经济时代下市场营销新环境出发,探讨市场营销策略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转变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改善企业市场营销环境,提高市场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薄壁套内孔填充锯末并注水膨胀的创新方法来提高工艺刚性,解决了车削和磨削外圆时的振动难题,为薄壁零件的外圆加工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作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其安全性问题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随着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其跨度也在逐渐增大。地震载荷作用下,在空间结构设计中考虑地震动的多维多点输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对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多维多点输入抗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总结,阐述并评价了现行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考虑多维多点输入的3种抗震计算方法,即时程分析法、随机振动分析法和反应谱法。最后,对今后空间钢结构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孙国帅  顾威  冯娇 《混凝土》2020,(7):25-29
为了进一步完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复合结构的现有理论成果,对轴向荷载作用下碳纤维外部环向约束钢管混凝土柱的稳定性展开了理论和试验研究。通过对24根利用不同厚度碳纤维布增强的不同长径比的钢管混凝土柱进行轴压试验,分析新型构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极限承载力和侧向挠度与柱的长径比之间存在主要的联系,长径比较大的试件属于明显的失稳破坏。此外,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应用改进的欧拉公式进行了一系列估算临界荷载的公式推导,建立了碳纤维增强聚合物-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式。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省郴州地区输电线路为例,构建了输电塔线体系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基于2008年南方覆冰实测资料,考虑输电塔角钢尺寸的不确定性、角钢材料性能随时间的老化及输电塔本身所受覆冰荷载和风荷载的随机性,采用蒙特卡罗法分析计算了4种工况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随覆冰厚度的增加,输电塔的失效概率迅速增大,覆冰和风荷载共同作用是输电塔...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6~2018年17家建筑工程概念板块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建筑工程企业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投入产出效率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7.
提高绿色建造企业的生产力成为推动绿色建造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绿色建造企业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和技术四个方面分析各因素对绿色建造企业生产力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 HAP)粉末的团聚,采用溶剂沉淀法制备了nano HAP/聚酰胺6(PA6)复合粉末,并对粉末进行热压成型制得nano HAP/PA6复合材料。然后,通过FTIR、XRD和SEM对nano HAP/PA6复合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nano HAP/PA6复合材料结晶体大小均匀,且PA6只存在α型结晶;由于nano HAP与PA6界面上形成新的氢键和COO—Ca,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在低于350℃时,nano HAP/PA6复合材料不会发生裂解,力学性能与人骨匹配,50wt%nano HAP/PA6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146.87MPa、98.44MPa和5.44GPa。MG-63骨瘤细胞在nano HAP/PA6复合材料表面粘附和生长状况良好,说明nano HAP/PA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所得结论表明nano HAP/PA6复合材料在骨修复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和还原氮化法合成了菊花状形貌的氮化钛(TiN)纳米材料,并将其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水热复合制备了氮化钛–还原氧化石墨烯(TiN-rGO)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形貌和物相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TiN-rGO复合材料很好地保持了TiN菊花状的三维结构和rGO透明褶皱的形貌,且层状的rGO均匀地包覆在了菊花状的TiN的周围。用TiN-rGO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GCE)制得了TiN-rGO/GCE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测定人体中的生物小分子DA和UA。由于复合材料中TiN和rGO的协同效应,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表现出了优秀的电化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TiN-rGO/GCE传感器对DA和UA的检测限分别为0.11和0.12 μmol·L?1,线性范围分别为0.5~210 μmol·L?1和5~350 μmol·L?1,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重现性和稳定性,且成功应用于人体内真实样品的DA和UA检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双固化剂固化聚丁二烯环氧树脂(ELPB),制备了ELPB/PMDA/BPO耐高温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BPO对PMDA固化ELPB体系中环氧基团的固化反应没有影响,但对ELPB体系中双键的固化反应影响显著,并进一步促进了胶粘剂中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形成;由于交联密度的提高,ELPB/PMDA/BPO胶粘剂的耐热性能增加(耐热温度提高8℃左右),但固化物的脆性也随之增大,导致对铝/铝合金的剪切强度从15MPa左右降低至13MPa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