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业科学   2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甘薯2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对小麦的珍稀类型三雌蕊小麦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对三雌蕊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初步测定,并探讨了该资源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优质香稻品种香优24  香优24系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水稻研究所从香稻品种香宝3号变异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香稻品种。 1、产量表现 河南省南部水稻良种生产试验结果  2001年平均单产561.8千克/亩,比对照种汕优63增产0.7%.2002年平均单产533.06千克/亩,比对照种豫籼3号增产8.4%。 综合交叉进行的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4年试验结果,香优24 平均单产542.5 千克/ 亩,比对照种豫籼3 号增产3.19%,比杂交稻汕优63 减产2.28%,减产不显著。2000~2002年在豫南稻区生产示范面积160公顷,平均单产554 千克/ 亩。2002~2003 年广…  相似文献   
4.
4种旱地耕作方法下不同覆盖形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A1)、秋浅耕+秋施肥+春免耕(A2)两种耕作方法明显优于其他耕作方法,每公顷增产玉米1009.5~1182.0kg;玉米整秆覆盖(B2)、玉米碎秆覆盖(B3)、地膜覆盖(B1)3种覆盖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都比不覆盖(B4)显著增产,每公顷增产玉米1031.7~1281.7kg。16个处理中,A1B3(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碎秆覆盖)、A1B2(秋深耕+秋施肥+春免耕+玉米整秆覆盖)两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公顷产量达6508.5和6381.0kg,是干旱地区可选择的保墒蓄水增产耕作栽培形式。  相似文献   
5.
旱地玉米全覆膜方式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山西旱作农业区年降水量少、季节分布不均,特别是玉米生产中春旱严重等问题,在山西忻州进行了旱地玉米不同覆盖方式试验。结果表明,顶凌全地膜覆盖的产量最高,为11 926 kg/hm2,比对照增产4 426 kg/hm2,二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顶凌全地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可有效利用冬春降雨,解决春旱难题,是解决山西省旱地玉米高产稳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病区自然发病鉴定初选、人工接种、病圃重复鉴定复选的方法,对816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矮花叶病、粗缩病两种病害的抗性鉴定。经鉴定筛选出抗矮花叶病优良自交系25份、抗病丰产杂交种17份、抗粗缩病优良自交系33份、抗病丰产杂交种29份;同时高抗两种病毒病的优良自交系7份、丰产杂交种9份。不同来源的材料,抗病性有较大差异,杂交种优于自交系;热带亚热带玉米改良自交系抗病比例远远大于国内温带系。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于 1999年以自选热带改良自交系 R8-96为母本、冀 53R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忻 5344(曾用名运协单 1号 ). 2004年 1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单 48号,审定编号晋审玉 2004019.  相似文献   
8.
玉米自交系抗倒伏鉴定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9.
<正> 我省常年甘薯栽培面积约80万亩。以春栽为主,大都是单作。甘薯封垄前的两个月时间地表裸露,作物覆盖率低,大量的热量资源白白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对空间光热资源的利用,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从1989年开始,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已经6年,随着农业市场对国外的进一步开放,国际社会对我国农业的冲击也越来越大,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忻州地区玉米各个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成因的分析,探索新形式下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步伐,推动忻州市玉米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