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调查和鉴定海南省辣椒和樱桃番茄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病毒种类,明确病毒病发生为害程度及毒源种类。【方法】2018—2019年,通过5点取样法对海南省10个市县的辣椒和樱桃番茄进行病毒症状类型、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统计。采集辣椒和樱桃番茄主产区病毒病样本593份,通过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virus,BBWV)和黄瓜绿斑驳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5种病毒进行检测。【结果】辣椒病毒病主要症状是斑驳花叶和矮缩丛枝,发病率在0~75%之间,病情指数在0~25.67之间。樱桃番茄主要症状是皱缩卷曲和斑驳花叶,发病率在7%~98%之间,病情指数在1.67~37.33之间。辣椒病毒总体检出率为37.5%,复合侵染率为2.08%,樱桃番茄病毒总体检出率为20.33%,复合侵染率为0.98%。【结论】病毒病在辣椒和樱桃番茄上普遍发生,研究结果明确了辣椒和樱桃番茄田间发病状况,dot-ELISA检测结果表明CMV和TMV仍是检测的5种病毒中的优势毒源,存在4种类型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 30%春雷·霜霉威 AS 不同剂量对樱桃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了筛选出有效防治樱桃番茄叶霉病的剂量。30%春雷·霜霉威 AS2250mL/hm 2 和 36%氟菌·戊唑醇 SC600mL/hm 2 药后 7d 和药后 14d 处理的防效相当,均高于 30%春雷·霜霉威 AS1800mL/hm 2 和 30%春雷·霜霉威 AS1350mL/hm 2 处理的防效。春雷霉素作为最早在番茄上登记叶霉病的药剂之一,通过复配霜霉威,使其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持,同时延缓了抗药性的产生。对番茄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淀粉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领域,其产生的抗菌脂肽在植物病害防控上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等优势。该研究从抗菌脂肽类型、抗菌脂肽合成酶相关基因、抗菌脂肽生防作用及抑菌机理、通过突变菌株的选育和发酵工艺提高抗菌脂肽产量等方面对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分离自西瓜上的Aac5菌株为例,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了hrc N基因插入缺失突变体,通过PCR方法和Southern blot验证突变菌株,对突变体进行致病性、致敏性、生长曲线和运动性测定。为明确hrc N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关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了hrp A、hrc V、hrc U、Lux I、LuxR 5个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致病力和致敏性明显减弱,致病时间延迟,群体感应信号减弱,生长能力明显下降,运动性减弱,互补菌株只能恢复部分功能;5个基因在突变体中的表达量均上调,hrc N基因与这5个基因之间均为负调控关系。说明hrc N基因在果斑病菌致病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雌虫会阴花纹形态观察比较、EST同工酶图谱分析以及与mt DNA-PCR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将来自海巴戟的2个根结线虫种群万宁种群和定安种群鉴定为花生根结线虫,酯酶分别为A2、A1;通过盆栽接种测定了这2个根结线虫种群对32种农作物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定安种群的致病性比万宁种群强,且寄主范围比万宁种群广。  相似文献   
7.
利用Signal 3.0、LipoP和TargetP对瓜类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hrulli AAC00—1菌株基因组中4709个ORFs进行分析.对该病菌基因组中信号肽的数量、长度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预测,并对其进行分类。结果确定其中476个ORFs所编码的N-端有信号肽序列,占全部ORFs的10.10%。信号肽长度为14—48个氨基酸,以20~35个氨基酸居多.2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最多。组成信号肽的氨基酸中,非极性氨基酸占47.80%,极性氨基酸占23.04%.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占15.87%,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占8.73%。预测的476条信号肽中,有384条分泌型信号肽(SPI),40条脂蛋白型信号肽(sPII),51条TM}Ⅱ型信号肽和1条CYT型信号肽。在分泌型信号肽中,有96个信号肽具有RR—motif的保守区段。  相似文献   
8.
哈密瓜果斑病是严重危害瓜类的种传细菌性病害,其病原菌为嗜酸菌属西瓜种(Acidovorax citrulli)。本文首先用Bioedit软件建立瓜类果斑病菌全氨基酸序列本地资源库,运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通过大量查找嗜酸菌属、欧文氏菌属、假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劳尔氏菌属、土壤杆菌属、木质部小菌属中的致病基因和参考文献中已报道的致病基因,下载相关致病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瓜类果斑病菌的全氨基酸序列进行localblast,取E<10-5的为候选基因,得到果斑病菌中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并对未知蛋白进行产物预测。同时,根据已经公布的靶标基因,用同样的比对方法,得到果斑病菌中潜在的靶标基因。本研究通过保守估计,得到77个致病性相关蛋白,预测了其中7个未知蛋白的产物,得到46个靶标蛋白。致病基因和靶标基因的分析预测,对以后研究此类基因提供了指导作用,为更好地防治该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海南省毛节瓜炭疽病田间发病症状、病原菌种类和发病规律的研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田间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5年,在海南省辣椒主产区发生了一种严重危害辣椒的叶斑病,从发病叶片中分离到一种细菌,通过致病性测定、柯赫氏法则验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将引起该病害的病原鉴定为野油菜黄单胞菌辣椒斑点病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选用8种杀菌剂通过平板对峙法对该病原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其中6种药剂对该病原有抑菌效果,效果最好的为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次之,2%春雷霉素水剂和20%噻菌铜悬浮剂没有抑菌效果,不同药剂之间或同一种药剂不同剂型之间抑菌效果差异较大。病原鉴定和药剂筛选可为该病害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