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肾损害人群中发生的比率不断增高。探讨肾损害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他汀类药物有效的降脂作用和广泛的非降脂效应确立了其在一般人群中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地位。随着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深入,不断积累的证据正逐步地向人们证明他汀在肾损害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他汀对肾损害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空肠营养管注入生大黄治疗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SAP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2例),均予常规治疗,鼻空肠管注入肠内营养液;观察组加注生大黄液.观察两组疗效、血淀粉酶水平,腹痛缓解、肠道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等.结果 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腹痛缓解、肛门排气、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 空肠营养管注入生大黄治疗SAP的疗效满意,对预防肠功能衰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可累及门脉系统各部位,以结肠及肝脏多见.而胆囊血吸虫病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外报道发病率极低.现就我院1993至2008年因胆囊疾患而行胆囊切除术及手术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合并胆囊血吸虫病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但较少被发现的因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反复睡眠中断、微觉醒及白天嗜睡的综合征。其中大部分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症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HCM是青少年猝死的最常见原因。近有研究发现HCM合并睡眠呼吸紊乱(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SDB)(包括阻塞性、中枢性及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在40%~80%左右。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下降、心脏后负荷增加、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被认为是二者潜在联系。本文主要呈现HCM合并OSA的临床特征及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江西省城乡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了解高血压患者降压药服用及血压控制现状。方法 于2013年11月—2014年8月在江西省随机抽取8个地区,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每个地区抽取2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3个村/居委会,选取15 364例年龄≥15岁且在该地区居住≥6个月的意识清晰者。通过问卷调查记录高血压患病及服药情况,并进行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计算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服药后血压控制率。结果 江西省≥15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9.0%(4 436/15 296),标准化率(2010年中国人口标化)为14.1%,高血压知晓率为64.8%(2 874/4 436),降压药服用率为27.6%(1 223/4 436),高血压总体控制率为12.6%(561/4 436),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为45.9%(561/1 223)。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血压知晓率、降压药服用率、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均高于农村,服药后血压控制率低于农村(P<0.05)。高血压患者中服药者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均低于未服药者(P<0.05)。高血压患者中,单一用药者占75.1%(918/1 223),两药联合者占12.7%(155/1 223);不同服药方式的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2,P=0.611);农村两药联合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高于城市(χ2=4.262,P=0.039)。单一用药患者中,服用钙拮抗剂(CCB)者占76.1%(699/918),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者占18.6%(171/918);服用不同药物的单一用药患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79,P=0.148)。单一服用CCB类患者中,服用尼群地平者占39.9%(279/699),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者占24.7%(173/699);服用不同CCB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5,P=0.407)。单一服用ACEI类患者中,服用卡托普利者占76.6%(131/171),服用依那普利者占12.9%(22/171);服用不同ACEI类降压药者服药后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41,P=0.524)。结论 江西省高血压患者以短效降压药治疗为主,高血压总体控制率和服药率较低;城乡高血压患者就医服药意识有待提高,政府应加大投入改善服药需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在肾损害人群中发生的比率不断增高。探讨肾损害人群中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他汀类药物有效的降脂作用和广泛的非降脂效应确立了其在一般人群中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地位。随着临床和实验室研究的深入 ,不断积累的证据正逐步地向人们证明他汀在肾损害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就他汀对肾损害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37岁。2018年10月8日以“高血压病10年,反复心悸半个月”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诉10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90/100 mmHg(1 mmHg=0.133 kPa),规律服用氨氯地平降压,血压控制不佳。半个月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心悸,自测血压高达170/88 mmHg,服用氨氯地平后,降压及心悸症状改善不明显。否认特殊疾病史。入院查体:右上肢血压152/72 mmHg,四肢血压及踝臂指数未见异常,其余查体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计数4.02×1012/L,血红蛋白121 g/L;血肌酐57.35μmol/L,尿素氮2.72 mmol/L,血钾3.45 mmol/L,血钠137.33 mmol/L,血氯102.93 mmol/L;尿微量白蛋白11.47 mg/L;醛固酮(卧位)24.03 ng/dl,肾素(卧位)4.34 ng/(ml·h),醛固酮(立位)111.96 ng/dl,肾素(立位)>20.8 ng/(ml·h);皮质醇节律正常,甲氧基肾上腺素、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正常,其余化验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妇女血清中抗精子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190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IVF-ET助孕妇女血清中的抗精子抗体(AsAb),AsAb阳性28例(A组),AsAb阴性162例(B组),观察两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妊娠流产率。结果受精率A组(84.12%)较B组(79.72%)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卵裂率(A组98.28%、B组99.22%)、优质胚胎率(A组53.02%、B组46.97%)、种植率(A组21.31%、B组25.41%)、临床妊娠率(A组39.29%、B组40.12%)、早期妊娠流产率(A组18.18%、B组12.31%)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妇女血清中的AsAb对IVF-ET的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干预对连续周期性波动的高静水压下大鼠系膜细胞(RMC)增殖及其产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MC分别在生理压力(40mm Hg,PP)、中压(60mm Hg,MP)、高压(80mm Hg,HP)环境下,不同药物(阿托伐他汀10μmol/L、卡托普利10μmol/L)中培养1、3、5、7d。4-甲基偶氮四唑蓝(MTT)法测定各时段细胞增殖量。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AngⅡ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TGF-β1含量。结果与PP组1d相比,PP组3、5、7d MC增殖,但AngⅡ浓度、TGF-β1含量无明显变化;MP和HP组从1d开始可见明显细胞增殖(0·79±0·07,0·93±0·10vs0·58±0·05;P<0·05或P<0·01),并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AngⅡ和TGF-β1水平在MP和HP组也呈压力依赖性升高[(AngⅡ:130·6±24·3,261·5±51·2vs73·1±10·1)pg/mLP<0·05或P<0·01;TGF-β1:(1·61±0·16,1·86±0·21vs1·00±0·08P<0·01)],7d达到最高。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均能抑制中、高压力对RMC的上述影响,抑制细胞增殖,并使AngⅡ和TGF-β1水平下降。二者共同作用可进一步抑制细胞增殖,并使AngⅡ和TGF-β1水平进一步下降。结论高静水压能刺激RMC增殖,并引起AngⅡ及TGF-β1水平上升。阿托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均能部分抑制高静水压引起的AngⅡ增加,继而部分抑制TGF-β1产生。阿托伐他汀与卡托普利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报道一例表现为顽固性胸痛的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该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同时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经呼吸机治疗后胸痛缓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岁。因"发现血压升高5年,反复胸闷痛3年"于2013年7月24日入院。患者5年前发现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