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6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的冠心病患者,其中MS合并CHD患者34例,36例不符合MS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MS合并CHD组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肥胖、尿酸增高,与对照组相比,MS合并CHD患者冠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病变多。结论 合并MS与不合并MS的CHD患者的冠脉病变比较,前者冠脉病变严重且呈弥漫性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2年11月衡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4例,随机分为B 1组(观察组)与B 2组(对照组)(n=92)。在B 2组的92例患者中,对其按照常规采用药物进行治疗;而针对B 1组患者除了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之外,配合使用丹参多酚酸盐+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滴治疗,对患者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与完成治疗后的疗效观察以及在临床上的特征表现。结果 B 1组与B 2组患者在入院时,ACB(白蛋白钴离子结合值)有所降低,在住院之后的2 h下降至最低程度,之后有所上升,在12 h有效恢复。对比2组患者ACB的情况发现,B 1组患者高于B 2组患者非常明显,并且对比2组患者在不同的时点等诸多的情况,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最终获得的疗效确切,并且利用ACB(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IMA(缺血修饰白蛋白)含量的测定,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2(AQP2)与低肾素型高血压(LREH)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选取LREH患者110例,分为1、2、3级高血压三个亚组,设置健康对照40例,间接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血管加压素(AVP)浓度,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分析患者尿液AQP2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浆AVP浓度、MAP之间的关系。结果LREH组不同血压级别三个亚组血浆AVP浓度、尿液AQP2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2.99、t=3.01,P〈0.05),并随血压级别升高而升高(P均〈0.05);尿液AQP浓度与血浆AVP浓度、MAP之间彼此均呈正相关(r=0.862、r=0.694、r=0.797,P〈0.05)。结论LREH患者肾脏集合管主细胞内AQP2穿梭、表达的增加,可能与LREH的水钠潴留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以及培哚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3 例,根据测得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LVH 组71例和心肌正常(NLVH) 组72例.另选6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高血压患者予培哚普利4 mg/d,早餐后口服,连续治疗2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IVST,mm),计算LV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TGF-β1浓度,样本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或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 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LVH 组患者IVST、TGF-β1浓度均升高(P<0.01),NLVH 组患者TGF-β1浓度升高(P<0.01),LVH 组患者治疗前IVST、TGF-β1浓度亦高于NLVH 组(P<0.01).培哚普利药物治疗后,LVH 组患者较治疗前IVST、TGF-β1浓度均下降(P均<0.01),NLVH 组患者较治疗前TGF-β1浓度下降(P<0.01).以LVH组LVMI和TGF-β1做直线相关性分析,二者呈正相关(r=0.67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GF-β1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并在 LVH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培哚普利可能通过降低 TGF-β1逆转 LV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纤维化大鼠中Bcl-2家族部分蛋白介导的线粒体途径引起上皮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24只)、模型7d组(8只)、模型14 d组(8只)、模型28 d组(8只).应用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注入建立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第7、14、28天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RT-PCR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肺组织Bid、Bcl-xl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呈现典型的肺泡炎(7 d)、肺泡炎与纤维化并存(14 d)及稳定的肺纤维化(28 d)等表现;同时间段模型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Bid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Bcl- x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与Bid蛋白及mRNA从第7天开始逐步升高,第28天达最高峰,Bid mRNA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0.8275,t =7.937 5,P<0.01);模型组Bcl-xl蛋白与Bcl-xl mRNA表达在第7天开始下降,第28天达最低峰,Bcl-xl mRNA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633 8,t=-4.489,P<0.01); Bcl-xl mRNA与Bid mRNA无明显相关性(r=-0.3869,t=-2.2986,P>0.05).结论 细胞凋亡在肺纤维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肺纤维化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姜黄素组,每组各24只。各组动物于7、14、28 d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采用RT-PCR检测Bcl-xl mRNA的表达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的表达,观察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对照组Bcl-xl蛋白与Bcl-xl mRNA表达在第7天开始下降,第14天达最低峰,第28天略有回升,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姜黄素组Bcl-x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组与泼尼松龙组比较7、14 d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姜黄素组Bcl-xl表达高于泼尼松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形成阶段应用,姜黄素干预可能通过上调Bcl-xl mRNA及蛋白的表达减轻肺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的影响,并探讨AQP2在高血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60只SHR大鼠分为对照组(n=30)和抑郁组(n=30),两组又各分为两个亚组: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n=15)、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n=15);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n=15)、抑郁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n=15)。另外,选取Wistar Kyoto(WKY)大鼠20只作为正常组大鼠。药物治疗亚组大鼠予贝那普利10 mg.d-1.kg-1灌胃。抑郁组大鼠采用慢性不可预计温和应激(CUMS)结合行为学指标建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并抑郁动物模型。对照组、正常组大鼠动物正常饲养。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间血压的变化及血管加压素和肾脏AQP2表达的差异。结果 (1)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血压(175±14)mm Hg高于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160±11)mm Hg及正常组(112±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那普利治疗后,抑郁组治疗亚组血压(136±15)mm Hg、对照组治疗亚组(113±12)mm Hg均低于各自非药物治疗组(P〈0.05)。(2)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与正常组、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及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比较,糖水偏爱性均减低(P〈0.05),体质量和旷场实验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血管加压素浓度升高[(9.31±0.42)pg/mL vs.(1.6±0.67)pg/mL、(3.04±0.97)pg/mL、(2.34±0.91)pg/mL,P〈0.05],AQP2蛋白表达增加(0.95±0.12 vs.0.12±0.07、0.44±0.06、0.24±0.06,P〈0.05)。(3)抑郁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与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亚组、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比较,糖水偏爱性均减低(P〈0.05),体质量和旷场实验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血管加压素浓度升高[(4.55±0.69)pg/mL vs.(3.04±0.97)pg/mL、(2.34±0.91)pg/mL,P〈0.05],AQP2蛋白表达增加(0.62±0.17 vs.0.12±0.07、0.44±0.06,P〈0.05)。(4)对照组贝那普利治疗亚组与抑郁组非药物治疗亚组比较,糖水偏爱性亦增加(P〈0.05),体质量和旷场实验评分升高(P〈0.05),血浆AVP浓度下降[(4.55±0.69)pg/mL vs.(9.31±0.42)pg/mL,P〈0.05],AQP2蛋白表达减少(0.62±0.17 vs.0.95±0.12,P〈0.05)。结论抑郁可以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加压素的分泌及肾脏AQP2的表达。抑郁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加压素的分泌及肾脏AQP2的表达影响高血压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异构前列腺素是花生四烯酸的氧化产物,组织产生后血中循环尿中原形排出,不受体外氧化物质的影响而能较准确地反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其与血栓素受体TXA2/PGH2(TP)类似物结合产生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小板激活等生物效应,在临床氧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而适当的生活方式或予以抗氧化物质能显著减少异构前列腺素的产生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氯沙坦钾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液水通道蛋白2(AQP2)浓度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203例,分为常规治疗组(100例)和氯沙坦钾组(10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血管加压素(AVP)浓度、间接ELISA法检测尿液AQP2浓度,用药12周,治疗前后各1天采血检测血浆AVP浓度、留尿检测尿液AQP2浓度,比较其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氯沙坦钾组治疗前后AVP和AQP2浓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AVP和AQP2浓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氯沙坦钾组治疗后AVP和AQP2浓度低于药物治疗前,也低于常规组治疗后(P均<0.05).结论 CHF患者尿液AQP2排出增多,氯沙坦钾减少尿液AQP2排出,抑制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轻水钠潴留,减轻心脏前负荷,延缓心力衰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及Fas/Bcl-2在肺纤维化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各24只,应用博莱霉素(5 mg/kg)气管内注入建立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天随机处死8只,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组织Fas/Bcl-2 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 结果 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呈现典型的肺泡炎(7天)、肺泡炎与纤维化并存(14天)及稳定的肺纤维化(28天)等表现;同时间段模型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Fas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cl-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细胞凋亡从7天开始逐步升高,第28天达最高峰,Fas蛋白与Fas mRNA表达趋势与细胞凋亡相同;模型组Bcl-2蛋白与Bcl-2 mRNA表达在第7天开始下降,第14天达最低峰,第28天略有回升(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肺泡及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肺纤维化的形成有关,可能是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之一;Fas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和Bcl-2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可能引起肺上皮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肺纤维化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